标签 父亲 下的文章

本期作者
子路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沉默而坚定。和母亲常在耳边的叮咛不同,父爱常常在无声中带给我们坚实的依靠。

在父亲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一起看看父亲时如何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1.webp.jpg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 “男主外,女主内” 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家庭分工。因此在孩子教养上,我们往往更关注母亲,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前来咨询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家庭中父亲往往是缺位的。

现实生活中,父亲拥有着区别于母亲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父亲通常扮演玩伴、榜样、保护者、道德规范者、教育者等角色。在与儿童的交往行为上,父母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发现在某些行为特质上,父亲的影响和作用要大于母亲。教养过程中父亲的作用通常表现在:

父亲在孩子教养中的作用

1提供打闹游戏氛围

父亲和母亲都是孩子重要的玩伴,但是两者与孩子一起游戏的类型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例如,在抱孩子的动因上,父母往往是不一样的。母亲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竭力使他安静,限制他的活动以免产生意外。与之相反,除了一般的照例,父亲抱孩子则大多是为了玩以及与孩子的交流,为了让孩子多探究。母亲在引导孩子游戏时通常更多使用情感性内容,注重指导性游戏(instructionalplay),而父亲则更倾向于肢体的、打闹性的和非固定化的游戏,注重功能性游戏(functional play)。

2.webp.jpg

有研究表明尽管母亲在照顾孩子上花的时间平均是父亲的4倍以上,但母亲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照料孩子生活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孩子一起进行动作幅度大、身体碰撞激烈的“打闹游戏”,使孩子获得游戏的快乐。

帕奎特用“父亲——儿童的激活关系”(father-childactivationrelationship) 来描述父亲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作用,并认为游戏是父亲和儿童关系的核心内容。在打闹游戏中,儿童身体运动更剧烈,活动情绪更兴奋,所面对的社会情境更复杂,需要运用更多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因此这种“激活关系”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帕奎特认为打闹游戏能够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技能、熟悉自己的角色、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地位等。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在非攻击情境中表现出更大的竞争力。

2提供性别行为榜样。

父亲为孩子的性别角色形成提供了参照。一般认为,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和男性行为品质,女孩则通过对比父母的行为深化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

3.webp.jpg

对父亲缺失的研究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4岁前,那么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非常不利,特别是对男孩。男孩如果在4岁前失去父亲,并且生活在权威型母亲的教养环境中,会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看书、听故事、猜谜语等非身体性、非竞赛性的活动。父亲缺失使女孩在生活中缺少直接的男性榜样,因为通常容易缺乏安全感,或从小没有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确定、羞怯或无所适从。

3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由于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孩子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收获不同于母亲。借助于母亲的交往,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等;而通过与父亲的互动,儿童则可以学到更多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相对于母亲,父亲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人际交往,而随着孩子长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他们与外界交往的需要也日益增多,孩子与父亲的交往,满足了他们的交往需求,扩大了他们的交际范围。男性比女性更乐意冒险和寻求刺激,因此父亲往往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探究与探险,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所有这一切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极为有益。

4产生与母亲不一样的管教效果。

父亲参与照顾孩子对形成其后代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独特作用,幼年期和父亲的亲近与个体长大后的教育状况、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拥有更多的亲密同伴,具有更少的反社会行为。

有关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的研究表明,管教信息在儿童身上所起的效果,受信息发出者是父亲还是母亲的影响。父亲的管教引起的正向认知、积极情绪和服从行为的比率比母亲高,母亲的管教较易引起儿童的负向认知、消极情绪和违抗行为。

给父亲的一点建议

01增加与孩子的接触
父亲要增加与孩子的接触、交往的时间。每天与留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做游戏。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亲子互动,儿童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还能从父亲那里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收充足的心智发展的养分。

02多和孩子交流
父亲要时常和孩子深入地聊聊天,聊聊孩子的生活学习,也向孩子讲讲自己的生活工作。通过这样的谈话促进父子双方相互了解,也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满足孩子更多的求知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世界,逐步引导孩子走上真善美的人生轨道。

03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父亲可以通过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例如父亲可以在孩子面前常夸赞妻子,帮助妻子做家务,这就是给予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父亲要常与母亲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策略,以防止教育上的偏差,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4.webp.jpg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参考文献:

Paquette, D. , & Dumont, C. . (2013). The father-child activation relationship, sex differences, and attachment disorganization in toddlerhood.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3, 1-9.

Williams, E. , Reddy, V. , & Costall, A. . (2001).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functional pla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1(1), 67-77.

刘丽莎, 李燕芳, 吕莹, & 李艳玮. (2013). 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V29(1), 38-45.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载需授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