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室。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经过重新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室”更名为“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4日成立。现任中心主任是李丹教授,执行主任蔡丹教授。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以儿童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来研究儿童发展与家庭关系,并实现多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心以上师大心理学系、学前教育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方面的学术积淀以及雄厚专业力量为基础又借助多年与心理学系展开合作研究的美国、加拿大、华东师大、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力量,共同致力于儿童发展研究以及与儿童发展紧密相关的家庭研究。

视频简介:围绕小学生常见的认知特点和学业特点展开分析,探索影响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家庭环境,促进和谐的家庭活动,帮助小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简介:蔡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视频简介:后疫情时代,如何在学校环境中建构起积极的心理发展环境,如何通过家校互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讲座针对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建立具有心理弹性的校园环境方法与建议。
教师简介:蔡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视频简介:围绕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疫情背景下延期开学的实际情况,幼升小的升学新政策背景,谈谈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建构起积极的儿童发展环境。
教师简介:蔡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作者:王旭 生涯研习社

转载自公众号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由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团队倾心打造,崇尚用科学靠谱的方法思考职业发展,在这里你会找到

1.webp.jpg

各位老师、同学、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讲人王旭。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 疫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2 新高考第一年下的市场情况

3 新手高报师如何做好准备,更好的迎接新高考元年

01疫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2.png

疫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主要分为4个部分:

1)中外合作、国外院校(港澳)报考量的全面收缩
2)稳定性专业分数整体高涨
3)经济发达地区的报考热度依然不减
4)家长从盲目跟风报考到合理探索报考志愿的转变

下面我们依次来看:

1)疫情之下,家长对于出国不出国有了更多考量

3.png

首先,疫情之下,各国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家人对于是否让孩子出国有了更多考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中外合作和港澳高校的报考量全面的收缩了。

另外,疫情让人们对于未来整体收入的预期有了更保守的预见,出国是一大笔钱,对于花钱这件事大家也会有更多考虑。

最后,疫情让家长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做思考、做权衡、做判断,拿数据做比较做沟通。

比较明显的表现是,今年,中外合作的两个标杆式的学校,一个是西交利物浦,一个是宁波诺丁汉。都降了百十来分。

今年,我有一个客户,599分去了香港城市大学,同样的分数,你要选择内地教学资源和国际排名差不多的,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今年因为香港的特殊性,才有了这种机会。

当然,到了明年,各位家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主要可能要考量一下几种因素:

第一,国际形势是什么样的?香港地区是什么样的?

第二,中外合作的院校和项目,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用更好的条件去吸引学生和家长?

第三,整体的经济形势如何,家长是否有足够的经济上的底气去选择?

第四,是不是会有很多家长重新的琢磨,“你们都不报,那我报”,大小年的状态也会有。

最后,就是我们周边的整体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气候是什么?

疫情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首先在出国和不出国这个层面上体现的是非常明显的,相对来说比较收窄了。

2)稳定性专业分数整体高涨

4.png

稳定性的专业分数整体高涨,师范类的院校和医学类院校,分数空前的高涨。

疫情之下,大家发现,教师受到的影响很小,线上就可以上课。
另外,国民经济发展的越好,对教育的投入就越大,教师这一行业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报考量大增。

另外,疫情之下,医学类专业的报考也在增长。原来预防医学什么的,可能关注度小,今年通过这个疫情我们都能判断出,国家肯定在这方面要有投入了,有了政策的投入就意味着有了风口。

另外,财经类的院校的分数整体趋势它是有下跌的。

除了央财和上财等顶尖院校的影响不大,中间偏下的高校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院校分数都有下跌。

3)经济发达地区报考热度依然不减

5.png

疫情之下,我们会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报考热度依然是不减的。

最典型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之前一直被低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赶上了好时候,

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再加上”北斗之父“孙家栋是哈工大校友等等。
这所大学屹立在世人面前。
同时,我们发现,之前我们严重低估了哈工大。

现在它有了深圳校区和威海校区,未来的分数上涨已成大势。

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都因为地处发达地区,分数在不断上涨。

看到发达地区院校分数的不断上涨,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高报师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同样的分数我是去一个发达地区的学校还是换一个地区,选择更好的学校?到底哪一种选择4年之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呢?”

比如644分,是去上海大学还是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其实横向我们可以选很多,但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些信息。

所以作为高报师来说,我们的职责和价值就是告诉家长孩子还有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4)家长从盲目跟风报考到合理探索资源的转变。

6.png

一方面,疫情之下,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

另一方面,在大量的信息冲击下,家长的报考意识明显增强。

这种报考意识的增强,首先体现在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可能搞不定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需要找个人帮忙。

同时,他们对于选择高报师的时候也不会盲目跟风,而是会进行比较和判断,选择更专业的老师。

再加上今年的新高考,以及高校招生的各种玩法和政策变化,家长对于志愿填报进行了更多合理的探索。

同时,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家长的报考素养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整个高报市场的稳定和规范。

02新高考第一年下市场情况

7.png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新高考。

今年全国一共有6个区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浙江、上海)实施新高考,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2021年有8个区域将实施新高考,再加上原来的6个区,一共14个。

如果想要了解和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的老师,一定要提前去了解。

新高考的特征之一是复杂了。

当然,新高考的初衷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是尽可能的不浪费分数,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起航点,这个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它的初衷和实际达到之间有一个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大家都是懵的,学生、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必须依靠社会力量,这对高报师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但是也是莫大的责任,我们需要把它做好。

新高考带来的市场情况:

1、新高考赋分制带来内卷化严重,市场下沉。

8.png

关于赋分,大家可以看山东,山东今年高考生一点都不少,但是你看看山东的700分以上的学生到底有多少?

其实就是内卷化太严重了,“厉害的考生”都选了物理化学,

选完后,本来化学我卷面分82,结果由于高手太多,最后赋完分我变成75了,你这就导致了分数下调,这就是内卷化。

这种内卷化会让家长思考是否还要选择“化学”和“物理”。

但如果本身想学的专业需要学习”物理“怎么办?

这时候,如果家长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意识到自己搞不定,

就会寻求外部的帮助。

这也导致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从高三提前到了高一高二的选科。

当然新高考赋分之后,分数的下降只是暂时现象,未来2-3年,在选科上的调整会恢复正常。

但是,高一更好的选科,的确能让我们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什么是利益最大化?就是我的分数更高了,孩子学起来更有目标了,同样的效能情况下,我的结果更好。

这些选科的需求交给了市场,也需要有人去补充。

2、新高考增强了信息付费的意识。

9.webp.jpg

新高考他需要你对专业有充分的认知,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于专业没有充分的认识。

同样都说化工专业,各个不同的学校化工专业,它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同样都是材料专业对吧?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它就是不太一样。

同样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材料,有人专门玩涂层的,有人专门玩陶瓷机的,有人专门玩金属的,你说家长报材料专业的时候他怎么报呢?

不是说家长笨,也不是说家长人家不关注孩子,是他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了解这些东西,所以家长就需要寻找外部支持。

也有这种特别厉害的家长,自己去研究了,就变成所谓的规划师了。

全国每年千万考生,一个人服务二三十个对吧?

就需要300万高报师,而现在市场上的高报师数量远远不够,合格的就更少了。

咱们再来说游戏规则,新高考带来的新的游戏规则的解读。

10.png

什么是:

院校专业组?

到底啥叫一校一专业?

平行志愿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滑档?

什么是分段录取?

独立院校转社到底是什么?

非军籍考生值不值得报军校?

要不要走强基计划?

三大专项计划是什么?

这些政策,无论是高报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好好了解,才能让孩子的分数有着最好的发挥效能,保证孩子没有白白辛辛苦苦12年。

所以做高报这件事确实起到了助人的作用。

03迎接新高考元年

11.png

2020年,是整个新高考的元年。明年全国14个省市一起来玩。

有人说强基计划取代了自主招生,其实不应该叫取代,它跟自主招生确实有关联,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质变。

还有人会问“一带一路“跟高考有关联吗?有巨大的关联,一带一路衍生了太多的可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机会。

我的一个案例,17年的一个小孩「综合评价」走的塞尔维亚语。

就借着这“一带一路”现在的机会超级好,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都有着非常好的资源和机会。

总而言之,你一定要借着大势,就好像高报,

1995年做,太早,没有人懂。

2045年做,太晚,已经很成熟了,那个时候的家长可能比我们还厉害。

刚好这20年够你玩的。

大的国际国内形势,小的高报政策,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那么,面对新高考元年,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12.png

早进入早布局,充分准备。

什么叫做早进入、早布局?两条腿走路?

你要么就是玩独立运营的个人IP,或者几个朋友搞一个小工作室,

要么就机构合作,而这两条线我们可以一直琢磨着,

如果发现独立IP,两三个人合伙不太行,就还是跟着机构走。

同样的你也可以先跟着机构走,不合适的话,就再自己独立干。

第二个就是专业度的高低决定了在有限时间内能够服务的客户的数量和质量。

怎么样在有限时间内报更多的人,每个人能够更加的满意,收费更高,这一定是由你的专业度的高低决定的。

专业度是什么?专业度就是对于高报的政策的理解,对于高报流程的这种体会,还有一个整个我们在服务流程上,我们自己能玩的多好,这些结合在一起就是你的专业度。

400多所院校的信息,可能需要你4000个小时学习。

所以我们学的越早,可能消化的就越好,就是这个逻辑。

另外,政策是非常复杂的。

院校很多,专业也很多。

然后专业院校组很多院校它开始玩大类,大类的定义几乎每年都可能要调整。

我们当然要尽早的去研究它。另外,早学习,早成单。

最后强调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功夫还是在于平时的点滴的积累。

预祝大家:早学习,早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