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家姻心理 家姻心理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
“院校分享2020”系列推文旨在向大家分享一些当前不同种类比较热门的大学专业以及王牌院校,以供参考。

上一期分享了理学类专业及王牌院校,本期主要将继续分享教育学类前十强最受关注的热门专业及其相对应的王牌院校,以及你不知道的教育学类专业2种分类!
1.jpg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等等。
高考填报志愿时,教育学包括哪些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知,教育学包括教育学类、体育学类2个专业类。这两个大类里面还可以细分出25个不同的具体专业,当然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向大家分享在如此热门的教育学类专业中最最最受大众关注与喜爱,Pick票数最多的前十强以及它们一一对应的王牌院校们。
2.jpg
PS:教育学类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强为“大学生必备网”根据专业关注热度统计而来
上表向大家展示了教育学类热门专业前十强,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来“康康”它们分别对应的王牌院校有哪些吧!
3.png

1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第一)、教育学(第二)、学前教育(第三)、小学教育(第四)、科学教育(第五)、艺术教育(第七)、特殊教育(第八)、以及人文教育(第九)都属于教育学类。教育学的大多数专业都是为了培养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师资力量,需要具备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要学习该群体的心理生理特点,尤其特殊教育专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教育技术学跟其他专业略有不同,以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复合性人才为目标,需要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软件设计、数字艺术与媒体设计、远程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与知识管理等领域知识。
4.png
2020年会有六大省市(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施行新高考政策,即文理不分科,实施3+3模式,因此在报考不同院校的各种专业的时候,就会有选考科目的要求,表中的选考要求均来自六大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所发布的2020年拟在各省市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汇总形成(各省市的选考要求通常会提前一段时间公布,并非在2020年当年),以供参考,准确的信息还需要以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该类别的王牌院校如下表所示:
5.jpg

Ps:评估等级源自于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结果,是目前比较准确的最新排名,下同;

选考要求中未出现的施行新高考政策的六大省市即为招生计划中没有相关专业,但需要以最新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为准。
链接获取方式同样也会在文后向大家说明~

6.png

2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第六)、运动人体科学(第十)属于体育学类。这两个专业都需要学习体育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在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体育锻炼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需要掌握生物、医学等知识,未来主要在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健身技能指导与科学健身咨询、体质测评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7.png
该类别的王牌院校如下表所示:
8.png
9.png

小提示

以上招生信息基于2019年来进行整理的,2020年最新相关招生信息各大院校还未公布,但可以根据本文所提供的招生计划链接以及专业介绍链接的官方网站随时查询,切记要以最新的招生信息为准。

另外初步了解一个专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需要查看该专业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以及专业介绍哟!
亲爱的
小伙伴们
本文最重要的宝贝来啰!
所有表格及对应的招生计划链接和专业介绍链接
全都在下面这个充满魅力的⬇️
10.png
赶紧来扫一扫八⬆️
悄悄告诉小伙伴们,记得收藏以便查看~
(建议使用电脑查看二维码中的文件)
(或用手机浏览器打开下载后尝试多种打开方式查看)

以上就是本期教育学专业前十强,有没有你想要Pick的专业和院校呢?

就算没有也别担心,下期还有不同种类的前十强专业以及对应的王牌院校等待你的Pick!

前 辈 说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德育实为完整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蔡元培
(教育学家)

11.jpg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教育学家)
12.jpg
13.jpg
小编有话说:

本文的所有信息均为小编纯手工编制而成,若能帮助到大家就是小编最开心的事情啦,当然若有错误的地方也欢迎批评指正,共同探讨交流~

视频简介:
在第四节微课堂中,通过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压力、进行情绪放松训练、列出愉悦清单、主动寻求支持,帮助学生们放松情绪、纾解压力。
教师简介:
郑敏
高校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

视频简介:
在第三节微课堂中,通过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稳定感、效能感、希望感、认同感等正向感觉,引导家长们帮助孩子心理赋能,增强心理韧性。
教师简介:
郑敏
高校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

视频简介:
在第二节微课堂中,通过讲述积极适应现实、培养乐观人格、自我对话赋能和积极付诸行动等内容,和学生们分享了如何做好复学后的心理建设。
教师简介:
郑敏
高校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

视频简介:
在第一节微课堂中,向家长们介绍了如何在后疫情时期助力孩子顺利实现返校复学的心理适应,包括转换视角,放长眼光;召开家庭会议,共同讨论应对变化的积极方式等。
教师简介:
郑敏
高校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