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作者:吕佳婴
“你是学地理的,那你是不是从来不迷路呀?”“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不是就是旅游呀?” “你会看风水吗?以后看房、买房可以找你吗?”对于人文地理专业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已是家常便饭,我们只能尴尬一笑:我们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是旅游专业,并且我们也会迷路,更不会看风水、卖房子呀……
随着新高考政策在逐渐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将其列入高考选科之中,地理相关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逐渐变得火热。那什么是地理科学呢?学习内容是什么呢?学了地理,可以收获什么,未来从事什么呢?别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理科学,这门包罗万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吧!
1 什么是地理科学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属于一级学科——地理科学类(专业代码0705)。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地理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周易》记载: “仰望于天文,俯视地理,即知幽明之故。”古典地理学最初源于古人尝试对地球和人进行测量、描述。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清了世界格局。德国学者在大学中开设了地理课程,推动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并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多种学派,不断分化出众多学科。
现代地理学是一种模型、系统和过程研究的实验分析科学,常被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技术学科三大类。结合遥感卫星、计算机等新技术,从我们欣赏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到出门出游必备的路线导航,再到国土空间的布局设计、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地理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1 地理学科划分(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
2 地理科学有哪些分支?
地理科学类作为一级学科,主要有三个分支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其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和演变规律。人文现象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也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提出,智慧城市、城市更新需求不断增加,人文地理学中的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城市更新、区域协调发展等将成为热点。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下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分支,在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上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源:摄图网)
3 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
据2012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制为4年,旨在培养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我国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培养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教学、开发、管理或应用等的专门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内容较为综合,主要可分为三大课程类型和专业实习:
数理信息类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基础物理实验、程序设计基础等。
地理类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中国地理、地理统计分析等。
专业基础类课程: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产业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规划制图、微观经济学原理等。
主要专业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城乡规划实习等。
由此可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内容中既有数理知识,亦有人文课程,还包括制图、设计规划课程和各类实习,学习知识体系广泛而复杂,也难以避免地存在广度高而知识深度、扎实程度欠缺等缺点。
但地理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广阔的天地间和日常生活常被称为地理人的课堂。望各位同学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点,平衡学习中的知识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培养,认真思考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值得提醒的是,专业志愿填报时不少学生和家长易将该专业与工学中建筑类(专业代码0828)的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82803)混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四年学制,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基于地理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人文地理学研究,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等专业知识人才;城乡规划专业为五年学制,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着重于工学中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规划设计、制图、实践等能力的掌握,培养城乡规划设计、开发等的专门人才。
两个专业间互有联系,却也有较大区别,志愿填报时应注意区分。
(图源:摄图网)
4 毕业生的去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毕业获得理学或管理学学位,以理学学士学位为主。
根据该专业相关院校的数据,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境内外升学,科技部、教育部、各省自然资源厅等党政机关和非教育事业单位,初高中、相关研究院等教育事业单位,各科技有限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国有、民营、合资、外资企业等。
根据阳光高考网上专业信息库,毕业生主要从业岗位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房地产项目策划专员/助理、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测绘/测量、房地产评估、中学教师、销售代表等。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9届、2018届、2017届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5063元、4717元、4320元,被入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增长最快的前十个专业(相较于2017届)之一,增长率为17.2%。
2016届地理科学类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7377元,相较于该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有大幅增长,涨幅为82%。2014届地理科学类本科生毕业五年后平均月收入为8035元,相较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3609元)涨幅为123%。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伴随计算机、遥感等技术的发展,地理学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国家对人文地理学相关研究人员和城乡规划、设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该专业有着较好的前景,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学习地理之后,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俗世眼光,站在世间万物和宏观时间的尺度上思考,对各种国家文化有着更包容的胸怀,对古往今来发生的故事有更开阔的视野,真正做到“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地理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别样景色,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温暖。这就是地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
5 开设院校和招生要求
阳光高考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57所本科高校开设地理科学专业。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是国家特色专业设点。地理科学专业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他高校中多开设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等相近专业。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地理科学类专业参评院校共60所,评估结果及学校代码名称如下,可供参考。
(信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虽然地理学在高中属于文科课程,但实际上这是一门更注重理科思维方法、能力的课程。高中地理更为注重地理知识理论、地理事物、过程的介绍,以记忆和理解为主。
但大学地理课程涉及广泛,既需要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数理知识及定量研究方法,亦需要掌握人文地理、城市地理、社会文化地理中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文科生以及新高考下未选择相关学科的学生,选择地理专业时应加以考虑。
招生要求方面,过去较多高校开设的包括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内的地理科学专业只招收理科生,给予文科生报考的名额较少,而近年来逐渐放开要求,招收文科生数量有所增加。对于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的考生,应选择地理及相关理科课程为宜。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吕佳婴
编 辑:张寅冰
美 编:王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