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涯规划 下的文章

作者:吕佳婴

“你是学地理的,那你是不是从来不迷路呀?”“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不是就是旅游呀?” “你会看风水吗?以后看房、买房可以找你吗?”对于人文地理专业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已是家常便饭,我们只能尴尬一笑:我们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是旅游专业,并且我们也会迷路,更不会看风水、卖房子呀……

随着新高考政策在逐渐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将其列入高考选科之中,地理相关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逐渐变得火热。那什么是地理科学呢?学习内容是什么呢?学了地理,可以收获什么,未来从事什么呢?别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理科学,这门包罗万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吧!

1 什么是地理科学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属于一级学科——地理科学类(专业代码0705)。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地理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周易》记载: “仰望于天文,俯视地理,即知幽明之故。”古典地理学最初源于古人尝试对地球和人进行测量、描述。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清了世界格局。德国学者在大学中开设了地理课程,推动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并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多种学派,不断分化出众多学科。

现代地理学是一种模型、系统和过程研究的实验分析科学,常被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技术学科三大类。结合遥感卫星、计算机等新技术,从我们欣赏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到出门出游必备的路线导航,再到国土空间的布局设计、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地理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1.jpg

图1 地理学科划分(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

2 地理科学有哪些分支?

地理科学类作为一级学科,主要有三个分支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其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和演变规律。人文现象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也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提出,智慧城市、城市更新需求不断增加,人文地理学中的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城市更新、区域协调发展等将成为热点。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下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分支,在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上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2.jpg

(图源:摄图网)

3 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

据2012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制为4年,旨在培养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我国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培养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教学、开发、管理或应用等的专门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内容较为综合,主要可分为三大课程类型和专业实习:

数理信息类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基础物理实验、程序设计基础等。

地理类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中国地理、地理统计分析等。

专业基础类课程: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产业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规划制图、微观经济学原理等。

主要专业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城乡规划实习等。

由此可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内容中既有数理知识,亦有人文课程,还包括制图、设计规划课程和各类实习,学习知识体系广泛而复杂,也难以避免地存在广度高而知识深度、扎实程度欠缺等缺点。

但地理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广阔的天地间和日常生活常被称为地理人的课堂。望各位同学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点,平衡学习中的知识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培养,认真思考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值得提醒的是,专业志愿填报时不少学生和家长易将该专业与工学中建筑类(专业代码0828)的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82803)混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四年学制,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基于地理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人文地理学研究,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等专业知识人才;城乡规划专业为五年学制,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着重于工学中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规划设计、制图、实践等能力的掌握,培养城乡规划设计、开发等的专门人才。

两个专业间互有联系,却也有较大区别,志愿填报时应注意区分。

人文地理3.jpg

(图源:摄图网)

4 毕业生的去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毕业获得理学或管理学学位以理学学士学位为主

根据该专业相关院校的数据,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境内外升学,科技部、教育部、各省自然资源厅等党政机关和非教育事业单位,初高中、相关研究院等教育事业单位,各科技有限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国有、民营、合资、外资企业等。

根据阳光高考网上专业信息库,毕业生主要从业岗位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房地产项目策划专员/助理、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测绘/测量、房地产评估、中学教师、销售代表等。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9届、2018届、2017届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5063元、4717元、4320元,被入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增长最快的前十个专业(相较于2017届)之一,增长率为17.2%。

2016届地理科学类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7377元,相较于该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有大幅增长,涨幅为82%。2014届地理科学类本科生毕业五年后平均月收入为8035元,相较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3609元)涨幅为123%。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伴随计算机、遥感等技术的发展,地理学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国家对人文地理学相关研究人员和城乡规划、设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该专业有着较好的前景,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学习地理之后,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俗世眼光,站在世间万物和宏观时间的尺度上思考,对各种国家文化有着更包容的胸怀,对古往今来发生的故事有更开阔的视野,真正做到“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地理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别样景色,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温暖。这就是地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

5 开设院校和招生要求

阳光高考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57所本科高校开设地理科学专业。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是国家特色专业设点。地理科学专业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他高校中多开设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等相近专业。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地理科学类专业参评院校共60所,评估结果及学校代码名称如下,可供参考。

人文地理4.jpg

(信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虽然地理学在高中属于文科课程,但实际上这是一门更注重理科思维方法、能力的课程。高中地理更为注重地理知识理论、地理事物、过程的介绍,以记忆和理解为主。

大学地理课程涉及广泛,既需要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数理知识及定量研究方法,亦需要掌握人文地理、城市地理、社会文化地理中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文科生以及新高考下未选择相关学科的学生,选择地理专业时应加以考虑。

招生要求方面,过去较多高校开设的包括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内的地理科学专业只招收理科生,给予文科生报考的名额较少,而近年来逐渐放开要求,招收文科生数量有所增加。对于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的考生,应选择地理及相关理科课程为宜。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吕佳婴
编 辑:张寅冰
美 编:王双仪

作者:张文艳

“学教育以后出来就是当老师吧,老师好呀,工作稳定有编制,还能放寒暑假。”“既然是学教育那对管孩子肯定很懂吧,以后多带带我们孩子呗。”每当教育人向他人坦白自己的专业时,其实都有一点点无奈,因为不可否认教育学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但是教育学的学生们又不好向他人解释教育学的发展并不是被固定在教师这一条职业道路上。

事实上,教育学的同学们在成为教师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选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进行着一线教师以外的理论研究、学校管理、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工作或研究。

作为教育学类中一个偏向文史哲的分支,人文教育对于大众来说可能更加的陌生,就让我们一起来细致地看看什么是人文教育吧。

一、什么是教育学类?

人文教育属于一级学科——教育学类。一谈到教育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都是“寒窗苦读”12年的学子,在过去的12年里都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

教育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东方,成书于公元前约403-221年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而历朝历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在其思想主张中或多或少地提及了对教育的看法;在西方,“教育”一词则多源于希腊词汇“pedagogue”(教仆),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不过,虽然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论述时间已久,但教育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依附于哲学与心理学进行发展。直到1623年,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而在后续约两百年间,在社会对师范教育发展的需求与一些学者的耕耘下,教育学逐渐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机构等。

人文教育1.jpg

(图源:摄图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部分高校可能会将“教育学类”作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让学生们先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年半的教育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大学二年级再进行专业分流。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在大体了解各具体专业的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匹配个人兴趣后再进行选择。

二、教育学类有哪些分支?

在教育学类的一级学科之下,其实还细划了多个分支,即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华文教育、教育康复学以及2016年新增的卫生教育、2018年新增的认知科学与技术和2020年新增的融合教育。

与其他分支相比,人文教育专业的学习更多涉及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将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类学科作为核心,侧重培养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技能。

三、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

人文教育专业的学制为4年。该专业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历史与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人文科学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出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学生,同时鼓励学生了解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会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

人文教育2.jpg

(图源:摄图网 )

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其中理论课程又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类课程组成。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公共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或艺术教育类课程,具体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

专业基础课程为人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具体如人文教育学、中国人文教育史、外国人文教育史、小学心理学、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等。

专业方向课程为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具体如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经济学原理、中国教育思想史、西方教育思想史等。

实践课程是学生亲自进入教育区域或教育机构进行观摩、学习、勘察、调研或实践等活动,可能的形式有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考察、教育调查等。

在这样充实丰富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教育学的学生们能够在教育实践课程中用与学生时代不同的视角再次进入一线,观察各级各类教育实际,看见不同的人品味不同的事,每日与新鲜奇异的思想进行碰撞,感触良多、收获良多。

四、毕业生的去向

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可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人文教育专业原是为适应近年来持续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而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学生往往既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又具有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故而受到越来越多单位的喜欢,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位明确要求人文教育专业的人才。

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普通中学、职业高中、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要岗位: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初中高中及小学教师、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培训/招生/课程顾问等。

在收入水平方面,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2017至2019届教育学类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4390元、4229元和3963元,虽然这对比同期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4774元、5135元和5440元偏低,但是教育学人往往追求的不是高水平的薪酬,而是一份安稳,或者更加持久的内心的热爱。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国家事权,教育与每一位国民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如果对教育抱有一份期许与热爱,并且又恰巧对人文学科颇感兴趣,人文教育专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从事教育事业或成为教师薪酬不高,但教师与教育其意义、其地位、其改革前景,都让我们对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更加看好。

五、开设院校和招生要求

目前开设人文教育专业的院校其实较少,总共为18所,具体院校有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保定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宜春学院、怀化学院、百色学院、宜宾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陇东学院、宁夏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楚雄师范学院以及信阳师范学院。

由于人文教育专业属于0401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故下表为大家摘取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0401教育学的评估结果以供大家参考。本次参评院校共计101所,计划报考人文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可以对照着表中的专业院校排名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在此仅列举排名前20所。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0401教育学

人文教育3.jpg

(信息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人文教育专业在招生要求方面较为宽松,对考生高中的文理选科、身体素质等基本没有要求,具体情况考生可以自行查找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与报考指南,进行详细阅读。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张文艳
编 辑:张寅冰
美 编:何文宣

作者:陈昕

近年来,幼师虐童现象频发。从携程亲子园事件到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一篇篇触目惊心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的广泛关注。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迎来新一轮“婴儿潮”,学前教育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

国家对这一领域也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给予大力支持。但你真的了解学前教育吗?学前教育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走进学前教育专业,解答大家关于这一专业的疑惑。

学前1-1.jpeg

(图源:https://www.pexels.com/

01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属于国家一级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萌发可追溯到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就已经产生了最早期的教育认识活动。一般认为,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我国对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党和国家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许多教育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例如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制度和管理问题等,对教育学研究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我国部分高校在招生时是以“教育学类”进行招生,在学生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后,于大学二年级开始前,再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

02 教育学类有哪些分支?

教育学类作为一级学科包括以下专业分支: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

其中,学前教育指的是3-6岁儿童的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儿园阶段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教育学类专业的一个分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

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历史悠久。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的法规。

虽然我国的学前教育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和进步,但相对于其他专业,学前教育目前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

03 学习内容和能力目标

一说到学前教育,大家不免会认为:“学前教育不就是学唱歌、跳舞、画画、弹钢琴吗?”

其实不然。学前教育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确实有关于钢琴演奏、绘画和手工、舞蹈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教学技能,但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两大板块。其中,理论课程又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是不论选择哪个专业都需要学习的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学大类的入门课程,是教育学类每个分支专业都需要学习的课程,旨在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方向课程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才需要专门学习的课程,不同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的课程也各不相同,专业性较强。

通识教育课程:哲学概论、逻辑学、普通心理学、一元微积分与线性代数、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统计学、社会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等。

专业方向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管理学、比较学前教育等。

除了理论课程,学前教育还有实践教学的板块,例如教育见习与实习,让学生更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方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

学前2.jpg

(图源公众号-英东洞)

而且,浓厚的兴趣对本专业的学习也十分重要。学前教育的学生未来大概率会跟3-6岁的儿童打交道,因此拥有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是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

04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大多数人想到学前教育,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未来就是去当幼儿园老师。其实,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领域十分丰富,国家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中,明确提到今年高考将“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其中“学前教育”被排在第一位。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省市幼儿园、早教中心、新闻出版行业、教育行政部门、企业等。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统计,教育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薪资月均为4778元,2016届毕业三年后毕业薪资月均6337元。在不同地区就业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会有一些差异。

学前教育的就业前景广阔,大家应打破“学前教育等于幼儿园老师”的定向思维,密切关注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抓住良好的就业机会。

05 开设院校与招生要求

学前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有计划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对教育学类专业的结果[5](如表1)。

学前3.jpg

(信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招生要求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文理兼收。但该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报考该专业,学校可不予录取。

另外,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也不宜就读该专业。另外,有些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提前面试,高校只录取面试合格的考生,或在录取中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录取等。

因此,考生在报考时要认真阅读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高等教育出版社,69-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02,0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10-22取自: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2102/t20210208_513027.html

[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17,12,28)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21-10-22取自: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陈昕
编 辑:张寅冰
美 编:王双仪

作者:吕之韵

“听说你是学教育学的?那以后毕业了一定是去当老师吧?”“我们家孩子有道题不会,你来帮我教教他吧!”

每当我们被问起自己的专业时 ,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以后一定是当老师的吧?深受误解的教育学专业的朋友们不由直呼“冤枉啊”,可是只能在内心默默苦笑 。

我们未来并不一定就要当老师,也不具有担任授课老师所需的十分扎实的学科背景。

教育1.jpg

(图源:千图网)

近年来,师范类院校越来越引起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很多考生怀揣着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了教育学专业,但大家是否真的了解教育学专业呢?学习教育学就等于当老师吗?

事实上,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才发现,教育学所学的内容并非如同自己所想,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真实的教育学专业吧。

01 什么是教育学类?

教育学属于一级学科——教育学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其间经历了两百多年漫长而曲折的发展。1623年,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被培根提出 ;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诞生则正式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教育学2.jpg

(图源百度-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我国最早设立教育学专业的是在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明确设置“教育学”课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基础教育领域愈来愈重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学更是获得了蓬勃发展。

如今,教育学专业大多在师范类院校开设,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02 教育学类有哪些分支?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教育学类(0401)专业包括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华文教育、教育康复学、卫生教育和认知科学与技术。

各大高校在本科阶段招生较多的专业主要是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育的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所以教育学实际上是通过研究师生矛盾、教育资源不均衡等教育现象和高考改革、中高考命题等教育问题来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并非真的是为培养中小学教师而准备的。

03 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育学专业的学制为4年,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师,而需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中外教育家的重要教育思想),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熟悉中外教育发展史,掌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

教育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主要学习内容可分为通识类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程则更为深入,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通识教育课程:哲学、社会学、管理学、逻辑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大学数学、统计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等。

此外,教育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深入教育一线进行观察与实践也相当重要,不少学校都会设置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环节,带领学生深入各大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进行观摩和学习以及具体的实践,去接触教育最真实的形态。

04 毕业生的去向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考取本校或外校的研究生,或是出国留学,而本科直接就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出版行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等,主要从事的职业包括中小学教师、教育图书编辑、教育管理人员、公务员、教育培训师等。

教育3.jpg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指南)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2017至2019届教育学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4390元、4229元和3963元,低于同期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4774元、5135元和5440元。

根据对2014届毕业生的收入追踪,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7513元,专业月收入涨幅为126%。

教育学未来的就业市场虽然薪资不高,但是学习教育学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我国的教育改革献言献策。如果有小伙伴对教育事业有赤诚的热爱,十分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且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欢迎报考教育学专业。

05 开设院校和招生要求

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共有109所高校开设,且大多为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设有教育学专业。

计划报考教育学专业的小伙伴们可参考如下表所示的专业院校排名,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学科参评院校共101所。

教育4.jpg

(信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目前,部分高校在招生时会以“教育学类”进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入学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志向进行专业分流。

招生要求方面,以北师大为例,分文理科的地区,教育学类专业为文理兼收,不分文理地区对小三科选择不做限制。但是也有部分院校的教育学专业仅招收文科生,具体信息考生可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报考指南获知。

此外,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一般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吕之韵
编 辑:张寅冰
美 编:王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