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阳,我们可以不可以不黑化? | 原生家庭创伤的自我干预1
作者:婚姻家庭研究咨询中心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北师大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
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本期作者
张寅冰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17级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小组成员
最近的热剧《隐秘的角落》中表现突出的几个小孩:朱朝阳、严良、普普。他们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功能都是不完整的,朝阳父母离异,父亲婚内出轨离婚后,另外娶妻生女,一心放在女儿身上,对这个总考第一的儿子缺乏关注,朝阳无法与父亲真正连结;而朝阳与母亲连结的方式是不断考出年级第一,让母亲高兴,但母亲却从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其他需求。
朝阳生活在一个爱的荒漠,没有人真正理解和关心,这个时候严良和普普出现了,即便严良的思维是“拳头打天下”,朝阳也欣然接受,因为他太需要情感联结了,但这还并不足以让朝阳完全黑化,在笔者看来后面母亲近乎疯狂的控制欲、父亲有意无意的偏心和怀疑、王瑶和朱晶晶的嘲弄才是真正让朝阳彻底转变的原因。
已有研究证明,原生家庭会影响人们的诸多方面,如职业观念和亲密关系。
在知道了这个概念之后,不少人会将造成自己现在境遇的责任全数推给原生家庭,更多的人则是陷入迷茫:难道我们再怎么成长也无法走出原生家庭阴影吗?
原生家庭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毫无办法,如果您正陷在原生家庭之伤的泥潭中不知如何是好,耐心读关于“原生家庭创伤的自我干预”这一系列的三篇推送,认真按照其中的几个方法进行练习,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直面原生家庭之伤
原生家庭(family-of-origin)这一概念来自于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Urcan, 2011),也与个体的情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Wu Yuwei,2017)。
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是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组成家庭系统的各要素,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如果系统内部各元素不能协调配合,系统的均衡会被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出现问题(张浩, 2018)。
在介绍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原生家庭阴影的练习之前,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一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
【原生家庭之伤的类型】
心理咨询师陈兑认为,任何父母对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任何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称为“原生家庭之伤”。原生家庭之伤共有以下四种类型:
1)身体之伤。包括体罚、身体虐待和父母对子女生理需求的忽视。身体之伤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尊重他爱人的身体。
2)言语之伤。幼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贬损通过内化扭曲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让我们对自己有了不正确的消极评价,并在内心转化为对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一直持续甚至伴随我们一生,这是言语之伤最有杀伤力的地方。
3)性之伤。指父母施与的性侵害,这玷污了亲子间最重要的信任,也触碰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保护者变成了侵害者,港湾变成了地狱。
4)情感之伤。这种类型的伤痛包括四种情况:情感忽视、过度控制、情感敲诈和被迫卷入父母的婚姻。这些会让我们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受阻、一味顺从父母、自我价值感受到挫伤、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以及对他人信任感的崩塌。
二、正视原生家庭
心理学家岳晓东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痛苦的往事是想谈清楚的,以获得理解和解脱。若他们没有谈,不意味着他们不想谈,而可能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对象(岳晓东,1997)。
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认为,通过帮助个体重新构建当时的情境与认知,人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创伤性事件,获得新的认知,这样有利于个体走出问题情境(Satya,2007)。
现在请给自己一个机会,从以下两个练习中回顾对我们有重大影响的往事。
【练习1:叙说我的人生故事】
1、 准备好一本空白的笔记本、一支笔(或电子记事簿),找一个安静的房间,给自己不受打扰的30分钟。
2、 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您的名字)的人生故事
3、 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仔细回味从出生到现在的人生经历:有哪些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曾影响了你的人生?
4、 睁开双眼,把你的过往回忆按照人生阶段分为至少五个章节。想一下每个章节分别可以起什么样的标题。写下章节的标题,以及每个章节发生的大致时间。在标题之后写下一两句话来简单阐述这个章节的内容。
(练习来自《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一书)
当我们回顾过往时,最重要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件事给幼年的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幼年的我们是如何解释当时父母的行为的,以及这些情绪反应和解释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现在的人生。
【练习2:表达作为孩子时自己的真实想法】
1、 回想一下,在过往人生中,尤其是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你记得母亲对你做过哪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2、 在笔记本(或电子记事簿)上写:“我感到……我希望妈妈……而不是……”。例如:“我也很难过,很失望,希望妈妈安慰我,而不是讽刺我。”事情可以不止一件。
3、 同样地,回想一下,在过往人生中,尤其是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你记得父亲对你做过哪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4、 在笔记本(或电子记事簿)上写:“我感到……我希望爸爸……而不是……”。事情可以不止一件。
5、 当你写完之后,请返回第一页“xxx的人生故事”。回想一下,这些父母做过的、你不喜欢的事情分别发生在你人生的哪些章节?这些事情对你的人生走向产生了哪些影响?
6、 最后,请拥抱一下自己,或者拍拍自己的肩膀,或者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左手,对自己说:“谢谢你的诚实和勇敢”
(练习改编自《运用萨提亚模式改善女性压抑情绪的个案研究》一文与《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一书)
请注意:如果您受可怕回忆的影响却无法想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那么您很有可能患有对原生家庭之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光依靠阅读是无法治愈的,您需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
【练习的作用】
在回顾与重塑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父母,并觉察自我形成的过程。将父母“去神化”,接纳他们也是普通人的事实,用成熟的方式应对世界。
同时能够释放被长久压抑的感受,克服过去的不良功能模式对知觉和期待造成的影响;突破我们目前所知的局限,帮助我们成长和完善。
回顾自己的往事究竟有什么用呢?现代治疗技术完形治疗认为,个体如果能够充分觉察,必然发生改变,觉察本身具有治疗和调节情绪的效果。大多数人面对负性情绪多采取逃避的方法,这导致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而自我觉察能够从内部出发,主动接触,把过去的经历和负性情绪引入到现在来解决(Li Jun, 2017)。
【对原生家庭的认识】
从这两个练习中,我们能体会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可是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认识似乎一直是比较模糊的状态,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认识呢?
1、 否认。我们不愿意承认父母的不完美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于是假装看不到残酷的现实以此来麻痹自己,也可能通过攻击自己来解释父母施与的原生家庭之伤。
2、 大事化小。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回顾,可能会忘记有些事情给幼时我们的极大伤害。
3、 合理化。我们会试图为父母的行为找到和合理的解释,有时确实能找到正确的解释,但是这并不能抵消父母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4、 记忆破损。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会试图通过压制伤痛记忆来保护自己,所以会有记忆出现碎片的现象出现。
在下一篇推送中,我们将会继续介绍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练习来释放我们面对伤害时的愤怒情绪,并且通过制作家庭关系图更好地对原生家庭之伤的根源进行进一步探究。
请持续关注哦~
附
练习1
xxx的人生故事
(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仔细回味从出生到现在的人生经历:有哪些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曾影响了你的人生?)
(睁开双眼,把你的过往回忆按照人生阶段分为至少五个章节。想一下每个章节分别可以起什么样的标题。写下章节的标题,以及每个章节发生的大致时间。在标题之后写下一两句话来简单阐述这个章节的内容。)
人生篇章
第一章 标题 时间
第二章 标题 时间
第三章 标题 时间
第四章 标题 时间
第五章 标题 时间
(第六章……)
练习2
1、(回想一下,在过往人生中,尤其是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你记得母亲对你做过哪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母亲对我做过的我不喜欢的事情
1)事情1
我感到: ,我希望妈妈: ,而不是……
2)事情2
我感到: ,我希望妈妈: ,而不是……
2、(回想一下,在过往人生中,尤其是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你记得父亲对你做过哪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父亲对我做过的我不喜欢的事情
1)事情1
我感到: ,我希望爸爸: ,而不是……
2)事情2
我感到: ,我希望爸爸: ,而不是……
参考文献:
Li Jun. (2017). The application of self - awareness and integration in emotion regulation. Police Research & Exploration, Issue 16, 33-34.
Urcan. J.D. Relationship of Family of Origin Qualities and Forgiveness to Marital Satisfaction(2011).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ofstra University.
Virginia Satya(2007):《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Wang Mingyue, Bi Chongzeng, Di Xuankang. (2016). The Effect of the Direction of Mental Time Travel and Event’ Emotional Valence on Task Self-Confid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39(02), 305-311.
Wu Yuwei; College of Educ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2017).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of origin o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 starting from the family system theory. 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03), 88-92.
Zheng Li.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2013). Brain mechanisms for imagining the future and recalling the past: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f. Doctoral dissertation.
朵拉陈. (2018).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薛敏敏.(2017).运用萨提亚模式改善女性压抑情绪的个案研究.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岳晓东. (1997).登天的感觉 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浩(2018).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调适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中的运用.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