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应对强迫行为?
本视频通过读取求助信的方式,展现出强迫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每天总感觉家中都是病毒,时时刻刻都想洗手,喷酒精。而应对疫情期间的强迫行为,视频中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1.接纳自己的强迫行为。2.承认自己反应过渡。3.理性评价被病毒感染风险。4.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本视频通过读取求助信的方式,展现出强迫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每天总感觉家中都是病毒,时时刻刻都想洗手,喷酒精。而应对疫情期间的强迫行为,视频中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1.接纳自己的强迫行为。2.承认自己反应过渡。3.理性评价被病毒感染风险。4.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本视频通过对疫情期间常见的几种“小烦恼”进行正向解读,给因为疫情而存在负面想法,并对自己产生困扰的同学们,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从认知上改变不合理信念,二、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三、用正向情绪代替恐慌,四、从心理上防疫。
本视频主要分享了一个应对恐慌焦虑的小技巧——54321技术。大致做法如下:说出你房间中的5种物品的名称并描述它;说出4种此时此刻你的感觉;说出3种此时此刻你能听到的声音;说出2种此时此刻能闻到的气味;说出1个你一直以来的优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本视频采用顺口溜的方式,向大家传递科学防疫小妙招。从适度关注疫情、注重信息筛选等对待公众信息方面和个人防护方面,如:身体锻炼、勤洗手带口罩、少出门开窗通风以及心理舒缓应对焦虑技巧等全方位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还提供心理支持热线13696837363,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官方QQ号3190137649,一同携手抗疫!
本视频向大众科普什么是“应激反应”。视频中告诉大家,由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就叫做“应激反应”,且应激反应还包括了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在心理上,主要体现为焦躁、恐惧、悲观和偏执等;在生理上,主要体现为胸闷气紧、食欲降低和血压升高等;在行为上,主要体现为情绪波动和拒绝交流等。若出现类似反应,可及时进寻求心理援助,帮助自己心理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