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机构 下的文章

视频简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们发自内心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的人没有受到病毒的侵害,却被绝望的心态击败。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让每个人的内心有所触及,我们需要的是内心的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关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也要关心奋战前线的干部和志愿者。这次重大疫情,影响面广泛,在不同群体中诱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民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做好大众心理危机干预、减缓和防控疫情引发的心理影响,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干部既是战斗员,也是宣传员,同时也扮演心理援助的角色。掌握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既是工作的需要,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教师简介:
宁维卫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教授,博导,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负责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心理学科类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国家智库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专家组服务团成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聘“四川省儿童工作资源中心专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负责人,成都市科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负责人。

视频简介:
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特别重要的一种关系,也是我们很多人很难经营好的一种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很多种方法,本视频主要讲解的方法是积极主动式回应。父母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去认识、了解孩子,并且能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简介:
杨双双
郫都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郫都区周琼英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市首批心理健康A证班成员,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视频简介:
本课属人际交往版块,以PAC理论的相关体验和实践为基础,促使学生觉察三种自我状态,并学会表达自我状态;帮助学生提升自由转换的能力,促进沟通的灵活性。借鉴了“雕塑”的方法,将内在的心理状态用行为动作外化并加固,从而强化学生对三种状态的体验和表达。
教师简介:
李芷若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都市教科院心理中心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视频简介:
本课属积极优势版块,试图让学生觉察自己思维模式的倾向性及其影响,以积极再定义和赛里格曼研究的24种美德与优势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从缺点中发现优点,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已有优势,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优势,从而培养积极思维。另外,本设计也借鉴了“雕塑”的方法,将内在的心理特点以外在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优势体验。
教师简介:
李芷若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都市教科院心理中心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