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下的文章

视频简介:
高考冲刺阶段的备考压力和疫情给高三学子带来双重考验,重返学校的高三学生需要快速调节状态,坚定目标、坚持采取有效行动。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以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完成挑战项目,感知毅力的培养方法,感受朝着目标坚定前进的巨大力量,让活动所获为后续备考生活加油鼓劲。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室内版《挑战回形针》和户外版《大战纸牌屋》,同一主题不同授课场地,供老师们选择。两个设计都是利用一个主体活动串起整节课,室内版三次挑战回形针,让学生感受坚持和突破的魅力;户外版竞赛挑战纸牌屋,体验个人和小组如何朝着目标坚持前进。两个设计都结合活动让学生审视目前备考状态,以期找到突破点,增强动力和信心。
教师简介:
郑晓纯
广州市育才中学心理老师
广州市越秀区心理教研组中心组成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视频简介:
这是一个面向班主任的说课视频,考虑到这节课是团体心理辅导课,而使用者是班主任,所以在视频里,我着重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本节课的每一个部分是如何操作的。本节团体心理辅导课是为高三的学子设计的,旨在帮助他们回归专注,通过剧场游戏——让名字去漂流,带领同学们去看到那些“纠结于过去”或是“担心未来”的想法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专注力;通过对游戏过程的讨论与反思,帮助同学们从活动回到自身,引导同学们理解,保持专注,其实就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
教师简介:
袁雅芳,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心理老师,天河区心理教研组高中组组长,天河区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与辅导中心组成员

视频简介:
这是一个面向班主任的说课视频,主要介绍关于高三毕业班返校后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考虑到这节课程使用者是班主任,因此我在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各阶段的具体操作。返校学习后,高三学子的备考时间更为紧凑,焦躁不安的内心更容易引起分心,而分心想法的闯入则让学生难以再次投入学习,越想却越是无法静心。本节团体心理辅导课通过活动“目不转睛”,让学生感受分心状态,了解分心的想法。通过头脑风暴,帮助学生找出分心想法以及对其进行分类,最后运用工具指导,集学生智慧的力量去管理和应对分心的想法,重回专注状态,投入学习。
教师简介:
陈婉湘,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心理教师,天河区心理教育中心组成员

视频简介:
在高考冲刺阶段,备考压力和疫情给高三学子带来双重考验。能否积极挑战,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决定着他们接下来的备考状态。
研究发现,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且积极挑战、解决新问题;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能从批评中学习,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成长。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得以转变加强。
本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暂未通过”的小实验和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暂未通过”的说法带来的希望感和力量感,认识到积极的想法能够带来积极的行动,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转变自己的表述方式,从而逐步实现表述背后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他们积极行动。
教师简介:
王伟琼
广州市育才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越秀区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视频简介:
2020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心理层面的影响。面临着延迟考试、开学时间未定、网课适应等一些列的挑战,对毕业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次对内在生命力量重新思考的契机。为了帮助毕业年级的学生尽快调整备考状态,激发心理能量,本节课采用叙事的理念,从生命树的觉察、探索和滋养三个方面,注重活动体验,从而促进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挖掘自身潜力、寻找内外资源,获得积极的生命力量。
教师简介:
杨海荣
广州市心理特约教研员
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
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
广州市第二中学心理学科科组长、高级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