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夫妻关系 下的文章

本期作者 • 唐莹莹

01理论提出者及其生平

微信图片_20220318222041.jpg

内森·爱普斯坦(Nathan Epstein)

Nathan Epstein博士创立了麦克马斯特大学精神医学系(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cMaster University)。1966年,Epstein博士前往汉密尔顿(Hamilton),填补了当地临床精神病学的空白,消除了当地对“精神疾病”的污名,优化了许多社区资源,他在圣约瑟夫医院(St. Joseph’s Hospital)和麦克马斯特医学中心(McMaster Medical Centre)建立了学术临床服务,也在汉密尔顿医院(Chedoke Hospital)建立了一个杰出的儿童和家庭中心。

Epstein博士不仅在致力于建立学术临床服务体系,也在自己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Mc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MMFF),基于此理论创建了非常有效的家庭治疗方案——以问题为中心的家庭系统疗法(Problem Centered Systems Therapy of the Family, PCSFT)。目前,前汉密尔顿精神病院,现山区健康服务中心在他的指导下成为一个临床培训与学术机构。

Epstein博士被全世界公认为家庭治疗领域的先驱人物。

02理论发展历程

家庭分类系统认为,可以用一系列的家庭维度来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Epstein等人(1962)在一项110个非临床家庭的研究中,在家庭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初步形成了家庭类别图式(Family Categories Schema),即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的雏形。

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属于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评估理论,Epstein,Levin和Bishop(1976)认为,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发育与维持提供环境条件,如果在运作过程中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临床问题。1978年,他们正式提出了以家庭系统运作过程为核心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三种任务包括基本任务、发展性任务和危险性任务,家庭功能可分为六个维度: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沟通(Communication)、角色(Roles)、情感反应(Affective Responsiveness)、情感卷入(Affective Involvement)和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根据家庭在上述6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家庭功能发挥是否良好。

1983年,Epstein,Baldwin和Bishop根据McMaster家庭功能理论开发了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FAD),除了包括上述六个维度之外,FAD还包括总的功能(General Functioning)这一维度,总体评价家庭功能水平。

随后,Skinner等人(1983)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理论提出了家庭过程模式理论(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PMFF),以创造一个更加过程导向和动态的模型用于评估家庭系统和开发适当的治疗方法(参见:Skinner, Steinhauer & Santa-Barbara, 2009)。

03代表性著作

Westley W. A. & Epstein N. B., The silent major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69.

Epstein, N. B., Bishop, D. S., & Levin, S., The Mc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78, 4(4), 19-31.

Epstein, N. B., & Bishop, D. S., Problem centered systems therapy of the famil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81,7(1), 23-31.

Epstein, N. B., Baldwin, L. M., & Bishop, D. S., The McMaster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83, 9(2), 171-180.

Epstein, N. B., & Baucom, D. H., Enhanc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couples: A contextual approac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Ryan, C. E., Epstein, N. B., Keitner, G. I., Miller, I. W., & Bishop, D. S. Evaluating and treating families: The McMaster approach. Routledge, 2012.

04理论观点

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认为家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家庭的某个部分不能与家庭其他部分分开来理解和解释,因为这不足以完全理解整个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系统的交往模式形成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同时,该理论也假设: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为实现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家庭需要完成的任务共包括三类:基本任务(Basic Tasks),起工具性的作用,例如提供食物、钱财、交通和住所等;发展性任务(Developmental Tasks),在家庭发展过程中出现,例如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危险性任务(Hazardous Tasks),是由于疾病、事故、工作变更、收入减少等引发的危机。

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将问题解决到一个可以使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水平。家庭问题可以被分为工具性和情感性,前者是日常生活中的机械性问题,后者与感觉和情感体验有关。家庭功能受工具性问题影响的家庭很少有效地处理情感性问题,但受情感性问题影响的家庭却可以适当处理工具性问题。

(2)沟通(communication),家庭成员间交换信息。沟通的话题可以分为工具性领域和情感性领域,包括四种类型:清楚直接的沟通、清楚间接的沟通、含糊直接的沟通和含糊间接的沟通。

(3)家庭角色分工(family role),家庭成员为完成家庭功能而承担的任务。角色共包括五类,分别为提供资源、养育和支持、成人性方面的满足、个人发展和家庭系统的维持与管理。

(4)情感反应能力(affective response),家庭成员对所给刺激在量和质上做出适度的情感反应。质的反应关注两个方面,家庭成员是否具有广泛的情绪反应的能力以及情绪反应是否与刺激或环境是一致的;量的反应则是一个连续体,从缺乏反应到合理反应到过度反应。

(5)情感卷入程度(affective Involvement),整个家庭对其他家庭成员所从事的活动和拥有的兴趣爱好感兴趣,并看重和加入这些活动和兴趣爱好。情感卷入可以分为六类:缺乏卷入、缺乏情感的卷入、自恋式卷入、同情性卷入、过分卷入和共命式卷入。

(6)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涉及到身体伤害情景、涉及心理需求表达和满足的情境、家庭成员间和家庭与外界系统交往的情境这三个领域。行为控制共包含四类:僵硬的行为控制、灵活的行为控制、放任的行为控制和混乱的行为控制。可以通过家庭在这六个方面的表现,对其功能发挥进行评估。

05评估工具

研究者们根据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编制了自评的家庭功能问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FAD)、他评的McMaster临床评价量表(McMaster Clinical Rating Scale,MCRS)和家庭功能访谈(McMaster Structured Interview of Family Functioning,McSIFF)(Miller, Ryan, Keitner, Bishop, & Epstein, 2000)。

  • 家庭功能问卷

FAD共包括七个维度,分别为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卷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最初编制的FAD包括53个项目(Epstein, Baldwin, & Bishop, 1983),后经修订达到60个项目(Kabacoff, Miller, Bishop, Epstein, & Keitner, 1990),采用四点评分的方式,1代表完全同意,4代表完全不同意,得分越低表明家庭功能越好。目前FAD已经拥有14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在不同文化中效度良好(Keitner et al., 1990, 1991; Morris, 1990; Wenniger, Hageman, & Arrindell, 1993)。FAD信度也较高,Miller等人(2000)采用FAD对121位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进行测试,得到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各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0.79,各个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37~0.67;李荣风,徐夫真,纪林芹和张文新(2013)对其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修订后FAD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 McMaster临床评价量表

MCRS为他评量表,由精神科医师或者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完成。所包括的七个维度与FAD完全相同,采用七点评分的方式,1代表最无效或不安的功能,7代表最有效或健康的功能,得分越高表明家庭功能越好。MCRS拥有可以接受的评分者一致性(0.68-0.87)和重测信度(0.81-0.87)(Miller et al., 1994)。MCRS与FAD存在显著相关,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家庭功能(Miller et al., 1994)。目前,MCRS量表被广泛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评定(Sheets & Miller, 2010)。

  • 家庭功能访谈

McSIFF是对于家庭功能的结构化访谈,从访谈过程的定位开始,随后访谈者会得到该家庭的问题清单,并确定家庭已经采取了哪些步骤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谈论过家庭的问题之后,按照角色、行为控制、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和情感参与这样的维度顺序来依次访谈。

06研究证据

有关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有关的研究主要关注成年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情绪障碍患者,也有一些研究关注成年人慢性病、儿童和家庭治疗。

Keitner等人(1987)对38名处于急性期或者缓解期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所报告的家庭功能比非临床家庭更差,并且,随访期间家庭功能改善的家庭比没有改善的家庭中患者的抑郁发作时间要短很多;

Evans、Bishop以及他们的同事曾进行过一系列关于家庭功能与中风的研究(例如:Bishop et al., 1986; Evans, 1984),结果表明,家庭功能能够预测中风后是否坚持治疗和医疗服务利用率等方面

Joffe,Offord和Boyle(1988)采用了FAD中的总的功能维度对儿童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总的家庭功能评价能够预测后续的自我调整和自杀行为;

在一项Woodward,Santa-Barbara,Levin和Epstein(1978)进行的早期研究中,278个拥有行为或学业问题儿童的家庭接受了基于此模型构建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家庭系统疗法(Problem Centered Systems Therapy of the Family, PCSFT),有超过65%的家庭表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 阅读剩余部分 -


俄乌的战争还在继续进行,我们看着新闻,尤其是看到图片里的那些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或者饱受摧残的苦难中的人们,不免恻隐,和平的呼唤如鲠在喉。

已经有很多文章分析了俄乌战争爆发的原因、可能的走向,以及对俄乌两个国家,乃至是世界安全的影响。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去分析其中的是非曲折,谁对谁错。我们是家庭治疗师,尝试从家庭治疗的角度出发来解析俄乌战争,探索俄乌战争与夫妻冲突之间的异同,您也许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俄乌之间的战争不是突然就爆发的,有其轨迹和模式可循。这有点像夫妻之间的冲突,大多数夫妻冲突都源于琐事,就像浙江高等法院对2018年5万多对离婚案件原因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占比第一位的原因并非日常经常听说的“没有感情了”和“性格不合”这两大原因,而是“生活琐事”,所占比重为34.21%。为何生活琐事会导致最后离婚?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夫妻之间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生活琐事,导致形成负性循环,矛盾逐渐升级,最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微信图片_20220311174133.jpg

俄乌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像夫妻冲突这么简单,还包含文化历史的原因,但也有相似之处。俄乌从苏联解体后就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由于各自利益和需要不同,其间不断爆发各种摩擦和纠纷,造成乌克兰产生越来越趋近美国和北约,而脱离俄罗斯的行为。这种矛盾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直到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北约也试图将乌克兰纳入版图,将北约的边界推到与俄罗斯的边缘,让俄罗斯产生了生存的危机和压力的时候,来了一个总的爆发。

当然,从家庭治疗来看,俄乌战争可能还有点像夫妻冲突的另外一种模式:迂回关系。原本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也存在因北约不断东扩而产生的摩擦。北约先后经过了5次东扩,每次东扩都会引起与俄罗斯之间的一些摩擦和纠纷,到最后北约想把乌克兰纳入版图,但由于担心直接纳入版图而引发与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就不断地鼓动乌克兰做出一些刺激俄罗斯的行为,以实现最终东扩的目的。从这个来看,俄罗斯和北约就像有矛盾但没有直接发生冲突的夫妻,而是通过家中或者家外的第三方(如孩子或者其他的原生家庭成员)来发生冲突。这就是家庭治疗理论中讲的迂回关系。


在北约通过挑动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之后,乌克兰做出了选边站的举动(当然,这样的选边站也与第一段讲的其自身的需求有关),而且,北约也在通过不断支持乌克兰的行为增加乌克兰与俄罗斯斗争的勇气和砝码,使乌克兰最后紧紧地绑在了北约的战车上。这也与夫妻冲突的走向有惊人相似之处。在夫妻发生冲突的时候,家内的或者家外的第三方(例如孩子或者原生家庭的父母)可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到发生冲突的父母中去形成三角关系,如果卷入进去的第三方采取了选边站的立场,站到了发生冲突的父母中的一方,就会与之形成稳定的结盟关系,共同对抗另外一方。

在第三方卷入到父母的冲突中去后,就会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同时还会破坏亚系统之间的界线,使得问题变成了多方之间的矛盾,解决起来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另外一方在与结盟的一方做斗争的时候,由于力量属于弱势的一方,大都不太可能与整个结盟的一方进行斗争,一种选择就是退出这种斗争认输,但像俄乌战争这种,如果俄罗斯直接投降,不再抗争,那后果就是北约扩张到乌克兰,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和生存空间。

这是俄罗斯万万不能接受的结果,只有与结盟的一方进行殊死斗争,也许还会换来一线生机。但直接与整个结盟的一方做斗争显然会让自己处于不利位置,于是就会选择结盟关系中的弱者作为斗争的对象,就发生了俄罗斯拿乌克兰开刀的事情,希望通过惩罚结盟关系中的弱者来让原来与自己有矛盾的一方感受到疼痛,有所收敛。这也是“打在孩子的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要表达的意思。


在弱者受到惩罚之后,往往会导致与弱者结盟的一方采取更多更大的支持行为来为弱者打气加油,与弱者结盟的一方不可能眼看自己的同盟被别人欺负而没有任何的反应。如果他们没有反应就等于承认了对另外一方权力或者解决方式的认可,是一种认输和投降。这就出现了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很多国家对乌克兰的经济和军事等提供支持,对俄罗斯实施各种制裁。

这个过程还反映了夫妻冲突解决的一种模式,即更多通过竞争性的问题解决模式来解决冲突,谁都想对方同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像最早有关谈判的条件那样,俄罗斯的谈判条件是“乌克兰军人要放下武器”才会谈判,而乌克兰要求“俄罗斯军队要退回到边境下俄罗斯一方”才谈判。这两种方法完全是对立的,是对方不可能接受的,结果就会导致负性循环的发生,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更不好,促使战争不断升级。

到后来双方认识到这些要求的不妥(当然还有战争带来的破坏等等),都从自己的立场上退了一步,才有今天俄乌双方的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的谈判。尽管在谈判中还有不少对立和冲突,但双方都开始尝试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线希望。

在家庭治疗看来,结盟一方中的弱者,如果最后经受不住对手的惩罚,而与对手达成了和解,就会使得最初想通过挑动弱者与对方斗争而获利的那一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方就会继续寻找其他的途径,或者到别处去寻求需求的满足。什么地方将成为他们需求满足的地方?会不会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安 伟

编 辑:李宇昕

美 编:何文宣

图源网络,侵删

640.webp (1).jpg

论婚姻——纪伯伦
你们共同出生,你们将永为一体;
当死亡之白翼终结你们的岁月,你们也将作为一体;
即使在上帝静默的回忆中,你们也将作为一体。
但作为一体,请在其中留有空隙;
让天堂之风能够在你们之间舞荡。

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让它成为你们灵魂之海岸中间涌动的大海。
斟满彼此的酒杯,但不要从同一杯中共饮;
将自己的面包给予对方,但不要同食一块面包;
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一起快乐,但让彼此相互独立;
即使琴弦在相同的乐曲中振动,它们也相互独立。

给予你的心,但不是让对方保管;
因为只有生命之手才有权拥有你的心灵;
共同站立,但不要太近,
因为宫殿之柱也是分开矗立,
而且橡树与松柏,也不会在彼此的阴影中生长。

注:本期系列共包含四篇
婚姻与家庭1-心理学与社会学诠释
婚姻与家庭2-婚姻咨询须知
婚姻与家庭3-冤家路窄
婚姻与家庭4-幸福婚姻

本篇目录:
什么是婚姻心理学
从社会学角度看婚姻
从社会学角度看婚姻的功能
婚姻心理学诠释
婚姻的心理学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意识上的自我披露(交心)
.爱的双重理论
.爱情故事理论
.Gottman 方法
.警惕四个马夫
.爱情的五种语言

什么是婚姻心理学

婚姻的定义通常来自于法律视角。在很多文化中,它被定义于异性之间。
人们为什么要遵循这种安排?为什么它是重要的?为什么不像我们的近亲猩猩一样?婚姻到底为何让人们如此关注重视?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在探寻这些问题。从进化论角度,婚姻被视为巩固和延续种族的途径。从社会学角度,婚姻在群体之中创建了紧密关系。这些紧密关系有助于群体的成功。

而心理学则是专注于夫妻。研究者们会对关于婚姻的每个可能的情形提出问题。例如:
.是什么让两个人走到一起?
.是什么让两个人保持在一起?
.是什么让两个人分开?
.他们的结合,对他们的幸福、健康和快乐有何影响?
.离婚对上述因素有何影响?
.我们是否该遵循一夫一妻制?
.孩子对婚姻关系有何影响?
.离婚对孩子有何影响?
.政府行为对婚姻健康有何影响?
.压力对感情关系有何影响?
.缺乏亲密感,对感情关系有何影响?
.哪些因素增加离婚几率?
.一个人的养育方式对感情关系有何影响?

近期,研究者们也将上述问题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同性爱人之间。

从社会学角度看婚姻

所有社会都有管控如何开展以及在何种情形下可开展性行为和生殖行为的习俗——通常婚姻在这些习俗中扮演着中心角色。
婚姻是一种社会认可的结合,它将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个体结合为配偶。这种结合所隐含的元素包括:性关系、繁殖、关系的永久性。

从社会学角度看婚姻的功能

1.婚姻管控性行为

- 阅读剩余部分 -

目录:
不合夫妻的心理解读
离婚的心理学解读
如何以最佳方式处理婚姻问题
如何修复婚姻?

不合夫妻的心理解读

我们都遇到过看起来似乎并不合拍的夫妻。他们 仿佛“异性相吸”。她喜欢体育、他喜欢歌剧。她内向,他外向。诸如此类。对一些此类夫妻,相反性格似乎毫无问题。但对其他很多此类夫妻,这会导致持续冲突。但是否这总是会意味着需要离婚呢?并不尽然。
合拍,并不是说表面上的相同特征它是关于我们所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性格特征。的确,即使这些,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什么决定着我们的合拍程度?合拍,有多重要?大多数夫妻为金钱、性爱和孩子争吵。Gottman表示,合拍程度,归根结底在于你们的感情关系对你的人生使命有怎样的支持。他认为我们必须在情感上互通,回应彼此对注意力的需求。
eHarmony创始人 Neil Clark Warren 是合拍方面的专家。eHarmony涵盖了29个合拍维度,其中一些包括:
两个情绪健康之人
.坚强性格
.相似智力水平
.相同价值观
.强烈的幽默感
.相同的活力
.相似的勤勉程度
.两到三个共同兴趣
.好奇心

“不合拍”夫妻的感情成功有两个关键要素:慷慨与适应性
在你的时间、注意力和言辞方面,更加慷慨。
并认识到这一点:就像你可能会改变,你的另一半也可能会改变。

离婚的心理学解读

任何曾经历过离婚的人都会说,它极少是毫无痛楚的。人们出于很多原因离婚:出轨、逐渐疏远、经济分歧。
一旦夫妻决定离婚,他们可能会经历痛苦阶段。Elizabeth Kubler-Ross在她的书籍《关于死亡和濒死》一书中,提出了5各阶段:
否认和隔绝、
愤怒、
讨价还价、
抑郁、
接受。
在这些阶段,每个人的实际经历都各不相同。并不需要经历每个阶段,也没有特定的顺序。比如,你可能从愤怒到否认,到讨价还价,然后到接受。

关于离婚适应期的主要理论之一,是离婚-压力-调整模型。它认为,离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夫妻二人还住在一起时就已经开始。在离婚完成后,夫妻依旧会经受到压力源。
这一理论包含了人们对这一经历的两种视角
第一种是危机模式。人们意识到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他们能够适应于实际情形和压力源。
一些人则会经受长期持续压力。他们并不将这一过程视为暂时。实际上,这类人可能永远不会从离婚中完全恢复。

Barnet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是有区别的。男性与女性相比:
离婚决定期更短;
做出离婚决定前,压力更低;
离婚后,调整程度更低;
外部控制点分数更高。
控制点(Locusof Control ).也叫控制源,指个体认识到的控制其行为结果的力量源泉,如果这种力量源泉来自学习者的外部,称为外部控制点(源): 如果来自学习者自身内部,称为内部控制点(源)。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机会、运气、命运、权威人士等外部力量控制,自己则无能为力,缺乏自我信念; 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并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在全体人群中,极端的外控者和内控者只是少数,大多数介于两者之间。

她还发现,没有孩子的夫妻会更轻松一些。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经受的问题更少,做出离婚决定后的压力更小,做出离婚决定所需的时间也更短。
正如人生很多过渡期,应对离婚,也需要时间、耐心和支持。支持可以来自家庭、朋友和/或咨询师。

如何以最佳方式处理婚姻问题

研究(2010)显示,夫妻之间解释对方缺点的方式,蕴含着大量信息。例如,研究人员询问新婚夫妇过去六个月期间他们对对方缺点所采用的解释方式,他们同时还让这些夫妇描述婚姻之外的压力事件,并对这些压力事件评级。
这一评估,每6个月开展一次,共为期4年,发现结果如下:
.低压力下,配偶对另一方的负面缺点会给出更宽容的解释。
.高压力下,配偶对另一方的负面缺点无法给出宽容解释,尽管在低压力时期,他/她会给出宽容解释。
我们对对方行为的解释方式,与我们的“长期脆弱性”有很大的关联。脆弱性包括认知方式、性格特征和童年经历等。这些与各种压力事件(工作、经济担忧、健康问题等)相结合,共同影响着我们的解释方式。
Karney 提出了婚姻的脆弱性-压力-适应模型(VSA)。该模型描述了适应过程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对满意度造成影响。
当夫妻能够以更全面宏观的视角去看待负面行为时,他们的满意感会更高。而倘若囿于日常辛劳之中,夫妻幸福感则较低
并非所有压力都是不好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对压力的思维。管理和减少压力,可以让我们更幸福健康(McGonigal,2015)

如何修复婚姻?

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它完全取决于婚姻的破裂方式。例如,如果你们慢慢疏远,那么重建联系就是当务之急。Gottman研究所的 Kyle Benson提出三条建议:
这三条建议来自 Gottman的研究,在其书中也被提及。根据其研究,金钱和性爱并非夫妻争吵的本质原因。真正的问题,是缺乏情感联系。主动执行以下方法:
.接受对方对情感联系所发出的请求。
.懂得彼此的爱情地图
.构建珍惜和尊重文化氛围

如果你们的问题是与出轨有关怎么办?信任已被侵蚀。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你是否还能够重新再信任你的配偶。你是否感觉如果信任可以重建,你还能够继续认真对待婚姻?Terry Gaspard(2016)所建议的另外两个问题:
1.你是否已经抛却了对于另一半背叛的愤怒和怨恨,是否能够继续前行?
2.你能否原谅对方的行为?
如果你可以,那么,就该另一半上场了。Gottman为这种情形下的夫妻提出了“信任重建法”。简而言之,它包含三个阶段:
赎罪
协调
亲密
赎罪阶段,出轨者必须证明自己值得信任。这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出轨者不能将个人出轨行为归咎于配偶。出轨者必须坦诚接受自己对出轨行为的责任,不采用防御态度。坦诚和全面告知,是必要条件。另外一个必要条件是“无第二次机会”准则。即,出轨者必须切断与情人的所有联系。
协调,只有在原谅之后才会发生。在这一阶段,夫妻准备共同前行,但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出轨者必须承诺将这段感情关系视为最重要事项。如果你有孩子,那么很可能孩子已经略知一二。配偶家人以及其他亲密朋友可能也已经知道。
在这一阶段,夫妻需要向这些人宣布他们打算重建婚姻。这样,这些人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
亲密阶段,包括通过肢体亲密的方式,与伴侣重建亲密关系。为了修复感情,必须要经历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