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二 2021年7月17日下午 15:40-17:10
地点:敬贤厅2F
疫情影响下的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与家庭关系
李晓虹 任小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摘要:新冠疫情,不仅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带来影响。特别是脆弱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医院、学校咨询中心,因为各种问题的厌学,拒学的“神兽”们和焦虑万分的家长们明显增多了,这其中部分患儿的确是疾病所致,然而更多的孩子,其“厌学”、“拒学”的背后,不时闪现出缺乏有效沟通、不良的家庭互动关系。面对这一变化,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和处理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1.系统资源取向的医护心团队工作模式介绍;2.家庭治疗在临床心理病房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疫情影响,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系统资源取向,家庭治疗
新冠肺炎相关压力与个体及关系幸福感:夫妻沟通剖面的调节作用
贾继超1 童薇1 方仁晖1 苏娃浔1 贺琼2 刘佳1 方晓义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摘要:随着新冠肺炎这一高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每个中国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家庭压力模型指出,压力会影响个体幸福感与关系幸福感。基于此,一些研究考察了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个体幸福感(即应激)的影响。然而,少有研究关注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关系幸福感(即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且尚不清楚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应激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此外,少有研究考察新冠肺炎相关压力“何时”会对应激与婚姻满意度产生影响(调节机制)。考虑到不同沟通类型可能在压力与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将(1)同时考察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应激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2)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基于建设沟通、需要/回避沟通以及相互回避沟通三种典型的夫妻沟通模式识别不同的夫妻沟通剖面;(3)采用BCH法考察沟通模式的类型(即剖面)是否能够调节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应激和婚姻满意度的影响。3354名被试(平均年龄 = 41.32 岁, SD = 5.09)符合招募条件并完成了人口学资料问卷、感知压力问卷、夫妻沟通问卷、应激问卷以及婚姻满意度问卷。总体而言,在控制了收入、年龄以及婚龄后,结果显示(1)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可以正向预测应激,负向预测婚姻满意度,且其对应激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2)存在4类沟通剖面:被动型(10%)、平常型(44%)、积极型(41%)和矛盾型(5%);(3)夫妻沟通剖面能够调节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应激和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但调节模式不同。上述结果凸显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对个体及关系幸福感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机制,对预防和干预幸福感下降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冠肺炎相关压力,夫妻沟通剖面,应激,婚姻满意度,潜在剖面调节
**新冠疫情期间青少年的生活变化模式及预测因素
——基于个体中心的视角**
申净旖1 孙瑞汐1 徐健捷1 代莹莹1 李晚平1 刘航1 方晓义1*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摘要: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青少年的生活发生巨变,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疫情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其生活单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个体中心的视角,综合考察青少年在疫情前后多个生活方面(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情绪状态、学业状态和作息状态)的变化模式,并从整体交互视角建构个体-家庭-社会三水平模型,考察来自不同水平的多个因素如何预测青少年疫情期间的生活变化模式。本研究对全国四个省份2551对中国亲子配对样本进行了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青少年不同方面的生活状态的变化模式,并使用多项式逻辑回归考察多因素对不同变化模式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中国青少年中存在5种不同的生活变化模式,包括整体变好组(19.93%)、整体较好组(17.99%)、关系变好组(关系相关状态变好但个人相关状态不变,5.98%)、整体变差组(5.65%)和不变组(50.45%);(2)以不变组为参照,个体、家庭、社会水平的大部分因素均能显著预测变化模式,其中亲子冲突对于所有变化模式均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研究表明大部分青少年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一定的韧性,并提示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时需重视青少年所处的个体与环境交互系统的整体性。
关键词:生活变化, 青少年, 个体水平, 家庭水平, 社会水平,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