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发布的文章

原创 婚姻家庭研究咨询中心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北师大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
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本期作者
Dipsy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18级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小组成员

婚姻冲突是指夫妻之间公开的或隐蔽的对立和意见分歧,即我们平常说的“闹矛盾”、“闹别扭”。夫妻之间的冲突既可以是为某问题意见不和的争论,也可以是情绪上的相互对立和不满(杨阿丽,方晓义, 2010)。阿珍和阿强最近就刚好因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阿珍与阿强新婚燕尔,刚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他们都还在学习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学着慢慢探索属于他们的婚姻生活。在登记结婚后的某个傍晚,他们终于把各自的生活物品搬进了新家,连续几天的奔波总算是稍微告一段落了,但面对新居两人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阿珍觉得刚搬家不久,家里有些地方乱糟糟的需要整理与清扫,想象两个人在家里一起做家务,共同为新生活努力的画面让阿珍感到非常温馨。而阿强则有不同的想法,婚前婚后已经忙活了好一段时间,已经很久没有与自己的朋友们见面和踢球了,有了孩子之后他的爱好或许需要为孩子的需要让路,所以趁着现在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他希望能够放好好放松一下。二人对于家务什么时候做的想法发生了分歧,于是一段对话展开了:

“非得今天大扫除么?好不容易空下来了,我想出去见见朋友怎么了”,阿强说。
“整天就知道出去玩,家里这么乱也不整理整理”,阿珍反驳道。
“整理这件事慢慢来不行么?我什么时候只知道玩了,婚礼前前后后我没忙活吗?” 阿强回应道。
“那你干脆利落忙活完今天不行么?非得剩下点活的时候出去玩,最后还不是我一个人做完,你根本就把这个家放在心上!”阿珍面对阿强的质疑用更强力的指责予以回击。
“我什么时候说把活都让你一个人干了?能不能好好说话了?这日子是不是没法过了?”阿强面对指责情绪也逐渐上头。
于是争吵逐渐在二人的相互指责中升级……

但是等等!阿珍阿强的争吵真的在讨论什么时候整理家务吗?

亲密关系冲突是两个个体为获得各自需求的满足所面临的一种两难情境(苏彦捷, 高鹏, 2004)。阿珍与阿强的争吵背后反映的是他们各自的内在需求产生了冲突——阿珍希望阿强能够在家庭生活当中表现出负责任、有担当的态度,通过两个人的投入与付出,让这个初生的家能够给予她归属感和安全感。而阿强也明白在婚后生活保留完全个人生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自己需要在未来的生活中逐渐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所以他希望尽可能平缓地进行角色转换,但妻子阿珍的指责让他感觉一直以来的付出和对家庭责任的认识都被否定了,他只是希望能够在家庭生活里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是逃避家务

那既然大家心里都是为了这家好,阿珍或者阿强让一步不可以吗?退一步海阔天空,毕竟人生路漫漫,以后还要一起搭伙过日子呢。但妥协真的是夫妻冲突的解决之道吗?

妥协会是夫妻冲突的终极解决之道吗?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听到过这样的劝解,“哎呀,夫妻难免会闹矛盾啦,这点小事你就让一下他(她)嘛,都是一家人,不要斤斤计较嘛”。假如阿强选择不去踢球,留在参与家务,亦或阿珍一力承担剩下的家务,即时的冲突化解了,但这样的让步真的不需要付出代价吗?“让一让”就能让生活更美好吗?

这种让步在婚姻与家庭的研究当中被称作“牺牲意愿(willingness to Sacrifice)”,是指为了伴侣或关系的利益而放弃自己当下的利益(Van Lange, Rusbult, Drigotas, Arriaga, & Witcher, 1997)。一些研究认为,牺牲意愿对婚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更强的牺牲意愿与更高的关系满意度、稳定性相关(Lange, Agnew, Harinck, Steemers, & Vugt, 1997);但是也有研究指出,个体在关系中牺牲自己的真实愿望和心理压力的增加、关系满意度的下降呈现显著的相关(Cramer, 2002; Fritz & Helgeson, 1998)。

或许让步和妥协的确为维持或者促进双方关系的确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代价也很明显,使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冲突会让处于关系中的双方逐渐对婚姻产生不满,甚至为此感到愤怒或抑郁。即使阿珍或阿强能够在这次冲突中选择让步,但未来依然会遇到许多相似的情境。长此以往,对婚姻幸福是一个重大的隐患。既然一味的让步并不可取,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婚姻生活中双方选择的不一致呢?

面对婚姻中不可避免的分歧与摩擦,该如何是好?

关于婚姻的归因理论(marital attribution theory)指出,夫妻双方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常常关心的是怎么解释伴侣行为,这种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便是归因。我们对自己及伴侣行为的解释是会否形成婚姻冲突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消极的归因通常导致婚姻冲突的发生和升级,因此,面对婚姻冲突首先应当确保充分的沟通确保充分理解对方想法,还应该避免做出自动化的消极归因。在双方评价幸福程度较低的婚姻中,一方会倾向于将对方的行为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特点;反之,幸福的婚姻中则有更多关系促进的归因,如暂时的,情境性的(Stander, Hsiung, Ping-Chuan, & MacDermid, 2001)。同时,阿珍或许还会受到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的影响,也就是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从先前的对话中不难理解阿珍认为阿强“只想玩”、“不顾家”的想法,是因为对阿强采取了消极的归因方式。

那么,如果阿珍和阿强对对方进行积极的归因了,事情会怎么发展呢?

假如阿珍是这么想的:阿强最近因为婚礼的事忙前忙后好一段时间了,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最近和朋友们踢球的次数也的确因此变少了许多,今天奖励一下他稍微放松一下好了。又或者阿强是这么想的:最近搬家的确是挺累人的,但阿珍也是希望早点把家收拾好有个安乐窝,球下次还能约,今天要不还是陪陪她吧。或许争吵就不会发生了。当然只有积极的归因是不够的,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也是化解婚姻冲突的重要一环。

阿珍(阿强),我想对你说

积极的沟通方式是建设性沟通(constructive communication),双方针对意见分歧主动寻找解决办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沟通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聚焦于问题讨论。研究表明,夫妻间建设性沟通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张锦涛, 方晓义,&戴丽琼, 2009)。消极沟通行为不仅不能够解决冲突,有可能加深双方的隔阂。也就是说,经常进行积极沟通的夫妻,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婚姻冲突,还能提高婚姻满意度。婚姻生活中的摩擦和分歧或许并非我们原来想象的只有坏处,相反,这也是双方迈进人生新阶段的一次磨合期,如果成功过渡,将会令这段婚姻更长远、更幸福。

李逢战(2014)的研究结果对夫妻婚姻幸福有所补充,女性的婚姻质量受其同伴影响比男性更显著,也就是说阿强对阿珍的婚姻幸福感影响更大,这或许能够提醒阿强,阿珍的婚姻幸福的确更加依赖于他对妻子的谅解和支持。

当阿珍和阿强看完我们今天的更新后…

阿强:“我明白你对我们的新家充满着期待,希望能够早点收拾好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和朋友踢球这件事我下次应该提前和你商量。”
阿珍:“嗯,我确实不应该那样说你,我知道你为了我们的新家也付出了很多。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今晚踢球我可以做你的专属拉拉队员吗?”
阿强:“阿珍你对我太好了!我保证,明天一下班就飞奔回家,卫生全都包在我身上!”
阿珍:“没关系,我们一起做的话其实很快就能搞定了。”

新婚生活无“小事”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认为婚姻的实质是夫妻之间的行为互动,个体的行为从配偶的反应中得到强化或消退,并进一步影响婚姻质量。一系列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互动,婚姻冲突的解决是影响婚姻质量的关键(Karney, Bradbury, & Thomas, 1995)。

也就是说,合作解决婚姻冲突是婚姻关系中重要的互动情境,也是影响婚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变量(Rosen, Myers, & Hattie, 2004)。在冲突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夫妻要进行一系列的协商,其间深入得了解对方的观点与感受,有利于夫妻间的情感表达。其次,在解决问题后,夫妻双方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自我肯定并肯定对方,增强对关系的自信心。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婚姻冲突都是坏的,要知道,婚姻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影响婚姻质量不在于冲突本身,学会如何良好沟通,避免消极归因,正确应对冲突才是关键。

面对新婚生活,夫妻二人都需要逐渐面对和学会解决许多琐碎的家庭事务。夫妻双方如何团结一心,合作解决家庭事务

如何解决这些杂事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时候我们首先采取的是从我们自己原生家庭中习得的方法,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唯一的解决方式,特别是我们的伴侣。学会在新婚生活中聆听对方的心声,构建符合属于这个新新家庭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每一对新婚夫妻为了长久的婚姻幸福必不可少的努力。(阿珍和阿强纯属虚构)

啊对了,我们面向新婚夫妻(同居伴侣)的国自然基金科研项目《新婚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的动态性变化关系:情绪情感的中介作用》正好开始了!阿珍和阿强也表示非常有兴趣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增进对新婚生活的了解,并表示为中国婚姻和家庭幸福贡献力量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事!我们非常感谢阿珍和阿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有兴趣的新婚夫妻(同居伴侣)们请继续下翻,参与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活动!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我们会送上一点小心意,答谢你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别走开,下面是我们的课题简介哦~

在目前家庭教育相关资源紧缺的社会现状下,对中国家庭、夫妻婚姻状况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婚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的动态性变化关系:情绪情感的中介作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领衔开展的一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旨在调查研究中国新婚夫妻婚姻及家庭状况,了解新婚夫妻互动模式及婚姻关系变化,提高新婚夫妻关系质量。

我们诚挚邀请您和您的配偶参加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婚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的动态性变化关系:情绪情感的中介作用》,该项目能够帮助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婚姻关系,建立夫妻之间的良好互动模式,促进婚姻质量与稳定性的提高,为未来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目前项目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欢迎您参与到我们的科研活动中来,或者向身边的新婚夫妻推介!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

  1. 生活工作在中国大陆地区;
  2. 学历在大专或以上;
  3. 伴侣关系(满足下述条件即可):

a) 伴侣双方均为异性恋;
b) 新婚半年以内(初婚、未育,婚姻登记日在最近6个月以内)的夫妻。

  1. 伴侣中任意一方参与即可。

欢迎您扫描下方海报展示的二维码进行登记(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后续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填写本次登记需时约2分钟,为感谢您的贡献,符合条件并完成问卷调查的参与者我们将提供:

a.人民币20元;
b.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展心理研究院长江学者、著名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专家方晓义教授主编的专注于疫情期间家庭心理自助的图书《家安心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心理自助手册》电子版一份。

参考文献:
琚晓燕, 方晓义, 李晓敏. (2016). 话题提出者、情境效应对夫妻互动行为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002), 327-331.
琚晓燕, 李晓敏, 谢庆红, 曹洪健, 方晓义. (2015). 新婚夫妻互动行为对婚姻质量的即时效应和状态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2), 162-170.
侯娟, 方晓义, 谢庆红, 曹洪建. (2015). 婚姻承诺与婚姻质量的关系:夫妻牺牲行为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3(002), 171-178.
贾茹, 吴任钢. (2012). 亲密关系冲突应对方式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精神医学杂志, 25(4), 241-244.
苏彦捷,高鹏.(2004).亲密关系中的日常冲突及其解决. 应用心理学(02),37-42.
杨阿丽, 方晓义. (2010). 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 心理科学, (0)1, 216-218.
李逢战. (2014). 老年夫妻的沟通方式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张锦涛, 方晓义, 戴丽琼. (2009). 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V25(2), 109-115.
Cramer, D., & Shohov, S. P. (2002) .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Hauppauge, NY: NOVA Science Publisbers.
Fritz, H. L. , & Helgeson, V. S. . (1998). Distinctions of unmitigated communion from communion: self-neglect and overinvolvement with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5(1), 121.
Karney, Bradbury, B. R. , & Thomas, N. . (1995).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a review of theory, methods, and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Lange, P. A. M. V. , Agnew, C. R. , Harinck, F. , Steemers, G. E. M. , & Vugt, M. V. . (1997). From game theory to real life: how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affects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ongoing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133), 1330--1344.
Rosen-Grandon, J. R. , Myers, J. E. , & Hattie, J. A. .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characteristics, marital interaction processe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2(1), 58-68.
Stander, Valerie A, Hsiung, Ping-Chuan, & MacDermid, Shelley. (2001). The Relationship of Attributions to Marital Distres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1), 124-134.
Van Lange, S. M., Rusbult, C. E., Drigotas, S. M., Arriaga, X. B.,& Witcher, B. S. ( 1997) .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1373-1395.

家姻心理 家姻心理

1.webp.jpg

作为国内专注婚姻家庭训练和咨询治疗的机构,家姻心理与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团队经过长期合作,研发了网络成瘾亲子家庭团体干预方案。

该方案以家庭治疗的理念为基础,通过改善网瘾青少年的家庭系统,改善家庭成员的关系、互动和沟通,达到改善改善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目的。

课程效果

2.webp.jpg

经过研究检验,本亲子干预方案通过改变家庭关系、家庭互动,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增加自控能力,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而且接受过此方案干预的青少年比对照组(未接受任何干预)网络成瘾有明显的好转。

干预后,干预组青少年每周上网小时数为9.59小时,降低了15.53 小时,三个月后追踪发现,干预组青少年每周上网小时数为7.71,降低了17.41小时。说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课程内容

本方案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和家长,必须由1名家长陪同青少年参与,5-6个家庭组成一个团体。本方案共 6 次,每周 1 次,每次 2小时左右。

3.webp.jpg

报名须知

1、招募人群:6-18岁网瘾青少年及其父母,亲子同时参与。

2、费用:亲子同行,6次课程总费用3600元!(温馨提示,还有200元优惠券可领取哦!活动详情请参见青少年“戒除网瘾”干预课程来啦!)

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A座510

4、报名请直接添加课程小助手微信👇
4.webp.jpg

原创 婚姻家庭研究咨询中心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北师大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
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本期作者
刘力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8级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小组成员

“他让我看到了爱情。”
“全抖音都知道他爱我。”
“我们之间会有专属暗号,他懂我的全部意思。”
“我从来没有这么爱过一个人。”

你是否能够想象,这些看似出自情窦初开的少女之口的甜言蜜语,竟然出自一位六旬女性?

从10月13号开始,“假靳东”事件登上微博热搜,直到今天依然热度不减,不断被网友热议。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靳东女粉丝,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自称影视明星靳东本人的账号,每天刷他发布的视频,久而久之,产生了“帅气东弟爱上我”的幻想,逐渐地影响到了她正常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她想要与丈夫离婚,为了去见靳东,她剪短头发,暴瘦十斤,令人唏嘘,没想到追星这件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她也曾像记者表示,她的生活十分压抑,没有任何爱好,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内心的负能量常常无法释放,对自己的婚姻也很不满意。

1.jpg
图源网络

细数事件原委,心中除了有对日益高明的网络骗术的愤恨,更多的是为“姐姐粉”感到心酸与无奈。在“假靳东”骗局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中老年女性未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Esmavel (2013)等人的研究显示,中老年人群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普遍存在

情感需要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层次情感需要的综合体现,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感情都是情感需要的内容,是人类特有的需要。中老年人和任何人一样,都有强烈的情感需要,由于年龄和阅历,他们的情感色彩并不像年轻人那么明显,更多地需要亲情,通过与家人,即子女、配偶和亲属的关爱来满足(刘雪丹, 2013)。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不能满足?怎么样才能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呢?在心理学的视角上,夫妻支持和沟通方式、亲子支持和匮乏的社交网络可以给出答案。

夫妻支持与沟通方式

夫妻支持,是指丈夫对妻子或妻子对丈夫做出的,能够使对方获得帮助,感受到被关爱、被肯定、被尊重、被重视的支持性行为(张姝玥, 2011)。

作为中老年人的第一重要他人,伴侣是中老年人最重要的情感支持和依恋对象,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Carr, House, Kessler, Nesse, & Sonnega, 2000; Shield, Travis, & Rousseau, 2000; 王大华, 张明妍, 2010)。人们常常需要伴侣的安慰和帮助,因此许多人都会把伴侣作为重要的支持来源。

研究显示,从婚姻关系中获得的支持能够缓冲压力的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关系质量等有着积极的影响,并能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防止婚姻冲突和关系化,进而提升婚姻质量 (Vinokur & Van Ryn, 1993; Acitelli, 1996; Cutrona, 1996)。

在众多影响婚姻质量的背景因素(如社会文化)、个体因素(如性格、依恋类型等)、夫妻互动因素(如夫妻冲突、情感表达)中,夫妻沟通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张锦涛, 方晓义, 戴丽琼, 2009)。

更多使用建设性沟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质量会更高;而更多使用回避性沟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质量会更低。采用建设性沟通的夫妻,愿意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有利于夫妻关系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夫妻彼此深入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有利于夫妻间情感表达,进而增进夫妻感情。

2.jpg

亲子支持

有一部分中老年女性处在被忽略当中,为了家庭奋斗几十年,她们做了很久的母亲、妻子、奶奶和长辈,却很久没有再做她们自己。长此以往,家庭成员只记得她们是家庭的支撑,是重要的组成,却不记得她们也要有情感需求的满足。当人生走到晚年,中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家人待在一起,儿女孙辈常伴膝下,享受团聚之乐。但子女更多忙于工作和孙辈,无暇照顾老人。

除此之外,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让沟通变得困难,由此导致了天伦之乐的缺失。近年来,社会上逐渐出现了“老年歧视“现象,指的是大部分中老年人的情感难以得到儿孙的关心和重视,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提供物质需求就可以使中老人晚年幸福,却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但往往他们更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质 (刘雪丹, 2013 )。

3.jpg

社交网络匮乏

近年来,社交网络匮乏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共同困扰,这就导致不论是他们的情感需要还是精神需求,都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

在年轻人的眼中,科技的不断进步让通讯设备越来越高级和先进,娱乐方式变得丰富,社交也更加便利。但在中老年人眼中,一切都变得好复杂,面对面的谈心聊天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接听语音通话的绿色按钮和摄像头。社交网络缩小、学习能力下降、通讯设备的操作变得繁琐,都让他们难以分辨网络上的真真假假,由此产生社交网络萎缩的失落感。他们变得没有从前那么被需要了,感觉与社会脱节。除此之外,由于中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且精力不如从前旺盛,晚年的日常活动也变得量少而单调。

在每个无助的时刻,“假靳东”的出现好像带给了他们希望,一口一个“姐姐”的蜜糖式关心让他们短暂地忘记了现实中无人倾诉的压抑与孤独,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好像终于找到了情感的倾诉对象,找到了可以说说话的人,他们把自己情感需求的满足全部寄托到了“假靳东”的身上。翻看那些视频下面的评论,“这是我第一次遇见爱情”、“从没有人像你这么关心我”、“谢谢你陪伴我”,不禁让人觉得心酸。真正了解他们的境遇后,这种看似荒唐的执念似乎也可以被理解了。

4.jpg

姐姐粉追星不是少数,令人痴迷的“假靳东”也不止一个,还有很多类似的虚假明星账号存在,也有很多粉丝关注并进行评论互动。回想近年来的多起中老年人受骗事件,大多也是这样的套路。

从前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劣质保健品的销售人员,以“送鸡蛋”、“送温暖”、“送陪伴”为理由,亲切地称呼老人为爸爸妈妈,还经常走街串巷进行探访,以获取他们单纯的信任,最终骗取钱财。在老人们的心中,这些人只是来陪伴他们的好孩子,给了他们自己的晚辈给不了的温暖和孝顺,因此才会轻易地上当受骗。而在骗人者的眼中,这些陪伴不过是拉近关系的手段,这些老人不过是套取钱财的工具。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为了避免再有更多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很多各方面来弥补中老年女性群体的情感缺失,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家庭与社会的双向忽视。

提供家庭支持,满足情感需求

对于丈夫,要多些理解和宽容,不要急于否定、纠正或改变,更多地去改善和优化夫妻间的沟通模式

鼓励采用建设性沟通的方式,即双方以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进行协商并努力找到可能的解决办法,不要选择沉默和回避,要勇敢、理性地面对 (张锦涛, 方晓义, 戴丽琼, 2009 )。同时,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王大华和张明妍 (2011)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老年人会知觉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差距,且相对于男性老年人而言,她们期待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是由于一方面,女性被认为是情感动物,她们会不自觉地期待更多的情感交流,因而可能引发更多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情感表达方式上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可能不像女性那样善于并有效地表达情感,也不善于做出情感上的回应。出于这种性别差异,我们需要多去理解对方所需,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对于晚辈,要懂得给长辈们有效的陪伴和支持,多和他们聊天、分享生活,听他们倾诉自己的不开心。研究表明,子女向老年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Chen & Silverstein, 200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孝”的国家,年老的父母非常渴望获得子女的孝顺,并且这种渴望的满足成为了中老年人晚年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当地教会他们分辨网络上真真假假,以免上当受骗。

提供社会支持,丰富生活,理解陪伴

对于社区,要多开展针对中老年人的社区活动,带领他们锻炼身体、丰富他们的生活,如举办文体活动、经常走访住户等等;关心中老年人们的生活起居,给他们带去温暖、关心和陪伴;重视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改善情绪,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现实,保持心理平衡;定期进行网络知识的讲解,教授中老年人如何快速地适应互联网环境,使用电子产品,以预防类似的网络骗局再次发生。

5.jpg

改变自身心态,晚年也要活得精彩

对于中老年人自身,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去寻找一些爱好和休闲娱乐活动,如跳广场舞、下棋等等,充实自己的生活;注意饮食,保持身体健康,适当外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尝试外出旅游,调剂自己的生活。总之,中老年人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不要让晚年枯燥乏味,要活出精彩。

最后说两句

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报告中提到,至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8亿,占到总人口的18%以上;到2050年,将会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25%以上,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中老年人群体已经成为了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们曾经年轻的时候,为社会付出了很多,到了晚年,他们的生活也同样需要精彩和丰富,需要被尊重,被关爱。

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少一些“假靳东”,多一些真温情。

参考文献:
刘雪丹. (2013). 城市空巢老人情感需要的问题研究. 硕士论文. 长春理工大学.
王大华, 张明妍. (2011). 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 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 27(2),195-201.
王倩蓉, 王大华, 陈翠玲. (2012). 老年人夫妻冲突一般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2), 167-174.
张锦涛, 方晓义, 戴丽琼. (2009). 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2), 109-115.
张姝玥. (2011). 夫妻支持的差距及其原因探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0), 1278-1280.
Abbey, A., Andrews, F. M., & Halman, L. J. (1995). Provision and receipt of social support and disregard: what is their impact on the marital quality of infertile and fertile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455-469 .
Acitelli, L. K., & Antonucci, T. C.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ink between marital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in older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4), 688-698.
Acitelli, L. K.. (1996). The Neglected Links between Marital Support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Burleson B R, Denton W H.. (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Some moderating effec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4), 884-902.
Cart, D., House, J. S., Kessler, R. C., Nesse, R. M., & Sonnega, H. (2000). Marital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Widowhood Among Older Adult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5(4), 197-207.
Chen, X., & Silverstein, M. . (2000).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er parents in china. Research on Aging, 22(1), 43-65.
Cutrona, C. E.. (1996). Social Support in Couples. The Wiley lackwel Handbook of Couple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John Wiley & Sons, Ltd.
Emam, M, Esmayel, Mohsen, M, & Eldarawy. (2013).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in elderly medical inpatient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Egypt. Current Gerontology & Geriatrics Research. 923710.
Hagedoorn. M., Kuijer. R. G., Buunk, B. P., DeJong, G. M., Wobbes, T., & Sanderman. R. (2000).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does support from intimate partners benefit those who need it the most? Health Psychology, 19(3), 274-282.
Sanford, K.. (2010). Problem-solving conversations in marriage: Does it matter what topics couples discus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1), 97-112.
Shields, C. G., Travis, L. A., & Rousseau, S. L. (2000). Marital attachment and adjustment in older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 Aging & Mental Health, 4, 223-233.
Vinokur, A. D. , & Van Ryn, M. . (1993). Social support and undermin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their independent effect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unemployed pers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2), 350-359.

图源自网络

策划 | 候贤睿
撰写 | 刘力嘉
编辑 | 刘也行

原创 家姻心理 家姻心理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
作者:王伊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17级本科生
从迷茫走向热爱

1.jpg
2020年7月8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了一个月的高考结束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完成人生大考的同学们,也注定会留下一段不平凡的珍贵回忆。已经收到录取信息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呢?

2.jpg
很多人都说:“高考定终生。”但走过高考,进入大学就会发现,高考早已成为过去时,之后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高考给过去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给未来的生活开启新的篇章。

3.jpg
图片来源:360图片搜索
研究表明,高考成绩达到一定水平的同学在入学后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是决定他(她)们大学成绩的主要因素[1]。甚至也有调查显示,高考状元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出类拔萃”者较少,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2]。因此四五年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并不完全是由高考分数和录取学校决定,而如何度过大学的每分每秒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未来的四五年小伙伴们会经历什么?又要如何进行规划?接下来小编团队会为大家从“迎接新生活”、“学习生活”、“评价体系”、“未来发展”等4个方面,帮助小伙伴们提前了解未来可能会经历的重大事件,以便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4.jpg

1迎接新生活
进入大学后,课程可能没有高中时那样紧张,不会一整天的时间都被课程排满。在“突然出现”的课余时间里,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尝试,如学生组织和社团。

以北师大为例,学生组织包括部院系、校级学生会和团委,还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等;社团更是丰富多彩,轮滑社、网球社等各类体育社团,古筝社、角色扮演社等文娱社团,心理学社、法学社等文化社团,魔术社、桌游社等兴趣社团,可谓应有尽有。进入学生组织和参加校园活动能够帮助我们结交新朋友、发现新的自我,锻炼综合能力等。在假期充足的空闲时间里,也不妨先了解一下所在大学有哪些社团,探索自己的兴趣,培养一个爱好,在大学里,兴趣爱好不仅能帮助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是处理压力时的一项法宝。

5.jpg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许多“诱惑”:食堂里最好吃的食物可能不太健康,宿舍里最舒服的姿势一定是躺在床上……如何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如何自己监督自己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如何自己激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都是我们初入大学需要面临的挑战。不如从这个假期开始,就试着让自己独立起来:试着自己安排作息,学会自己洗衣服袜子,自己选择生活所需。

此外,还可以尝试督促自己坚持体育锻炼,无论是每天跳绳几百下,还是每天慢跑20分钟,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改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帅更美,还能缓解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疲劳,缓解焦虑和紧张,同时还有助于保护颈椎腰椎,提升免疫力。

6.png

2学习生活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再也没有了催写作业的唠叨和老师坐镇的晚自习,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需要主动和自律。大学的学习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课堂学习,二是在导师指导下学习,三是自主学习

1 课堂学习
大学的班级分为行政班和课程班,行政班从入学后保持不变,方便进行行政管理,而课程班则由选了某课程的同学们组成,所以每个班的成员都不同。

课堂学习一般由老师讲授、师生互动、学生报告、课程作业和考试几部分组成,该门课的成绩也会根据老师的安排被划分为几个部分,相加之后为总分,因此,最终的得分并不单由期末考试决定,而是由综合表现决定。所以,如果想要拿到好成绩,也就必须认真对待课程中的每一项任务。此外,专业课的成绩也和保研、出国留学等直接相关,需要特别重视。

大学中的课程可以分为3类: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7.jpg
以北师大为例,每门课有自己的学分,公选课和专选课的修读需要达到规定的总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上述3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在不同专业之间有较大差异,大家一定要仔细研读自己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手册,以规划好各学期修读的课程和学分~

8.jpg

一点小干货!大学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跨度也较大,所以在假期通过课外书、公开课等方式提前了解一些即将接触的知识会对开学之后的学习适应十分有益。如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搜索“大学先修课”即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供参考。

9.jpg

2 在导师指导下学习
讲台之外的大学老师,便是“导师”。导师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研究课题,同时会对本科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新生适应、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和需要,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可以比学校要求的时间更早,以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在选择导师时,可登录学院网站查看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积极主动地和导师进行邮件咨询和沟通。

10.jpg
一点小建议!学生和导师之间是双向选择,所以,在自己对导师的研究感兴趣的同时,也需要让导师对自己认可,这需要平日学习的积累和认真、主动的态度。在加入实验室后,更要按时参加研讨例会、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自主的科研探索。

11.jpg
3 自主学习
仅课堂上和实验室中的学习可能也无法满足我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时“自学”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学内容以外语、各类软件的使用和编程为主,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以英语为例,学校一般在毕业要求中会有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的明确规定,在日常学习中,上课、读文献、写作业也时常要使用英语,但校内英语课上所学的英语知识则十分有限,必须借助其他资料进行自主提升,如校外课程、网络学习资料等。

此外,在大学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讲座、会议等,也是大家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在讲座中,可以接触到各领域的“大牛”,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最新发展等,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相关的信息一般会张贴在校园里一些固定位置,发布在年级群里,要时常留意哦!

12.jpg
一点小分享!一般从大二开始,大家便有机会参与各类国际交流项目,而选拔标准之一便是英语能力。大学英语六级550+,雅思6.0+或托福100+会让你更有竞争力,而达到这些成绩无一不需要自主地付诸努力,因此坚持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能力十分重要!

3评价体系
在大学,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更加全面,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会有两个评价体系对于小伙伴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综合评价,另一个是推免研究生评价

各级各类奖学金一般以综合评价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序,择优评选,综合评价成绩一般由全部学业成绩社会活动按着一定比例汇总组成,有时还会加入体测成绩,注重全面发展。
13.jpg
(注:计算方法各院校规定不同,以上公式仅供参考)
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则主要考量学生专业课成绩和科研、英语能力等方面,注重学术发展。目标不同,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维度也不同。
14.jpg
(注:计算方法各院校规定不同,以上公式仅供参考)
一点小建议!因此如果有意向争取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小伙伴们可以在进入大学时就去了解每个评价体系的规定,以此来做出相关方面的努力。

15.jpg

4未来发展
大学的前两年,甚至前三年,我们都将尝试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毕业之后要去做什么?问题的答案一般可概括为五类:保研、考研、出国留学、工作和创业。这五个选择就像一款游戏的五种结局,打出不同的结局需要通过不同的关卡、完成不同的任务。
16.jpg
保研,指的是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并通过志愿学校的笔、面试后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不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的研究生考试。保研看起来是一条捷径,但它要求的优秀的专业课成绩、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良好的英语水平都需要在大学的前三年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真正的捷径可走

可以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学校,以“211”院校和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为主。一般来说,学校综合实力强、专业水平高,保研名额相对较多,如清华大学保研率已超过50%。如以保研为目标,则需要提前了解所在院系的保研比例,以制定合理的目标。

考研,指参加国家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并通过志愿学校的面试后攻读硕士学位。考研除指定专业课外,还要考政治、英语,根据专业要求可能还需要考数学,需要提前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进行备考。研究生考试堪比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备考过程也不再有老师的督促和全班同学的陪伴,更是对自身的一次考验。
17.jpg
一点小分享!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都可以“跨专业”。如果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对其他专业更有兴趣,可以尝试跳出现有的环境,去学习新的知识,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会收获更令人欣慰的结果。
18.jpg
出国留学往往需要在优秀的成绩、丰富的经历的基础上再加上优秀的外语水平和专家老师的推荐,同时还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经济条件的考量等。

工作和创业则需要我们在平日的学习外更注重社会经验的积累,对所想从事的工作做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如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尽早进入企业实习等。在学校中,也有许多有助于大家未来工作和创业的活动,如简历比赛、面试比赛和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等,还有相关的课程、讲座等丰富资源等你去发掘!

一点小建议!面对未来道路的选择,刚进入大学的你们肯定会感觉到迷茫,但不用着急,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必须立刻做出的决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留给你们去自我探索。同时,还有许多同学和师兄师姐在支持你们,当有疑惑和顾虑时,可以积极主动地和前辈请教、交流,前人的经验十分宝贵,由于经历的相似性,他们的建议也会更符合大家的需求。
19.jpg
19.2.jpg
进入大学,必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小伙伴们在了解未来几年里可能会经历什么后,便可以结合本文的经验分享,有意识地开始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做一些探索与规划。只有心中有清晰的目标,在面临关键选择的时候(如考研、毕业等)才不会过于迷茫。做好人生规划,以目标为瞄准点,定能顺利通关“我的大学”~
20.jpg
参考文献:
[1] 宁静, 肖婕, 缪柏其, 戴小莉, 宋昌耐. (2001). 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03), 48-52.
[2] 邢婷. (2010). 高考状元为何没成顶尖人才. 教育:教学科研旬刊.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王伊明
编 辑:代莹莹
美 编:申净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