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选读
Coco有话说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冲过去的才是赢家”、“ 一分干掉一操场”,这些宣传口号充斥在每个人的求学之路上。以考试分数为指标的前提下,“竞争”无可避免。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加,宏观经济不平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影响,但它影响身处校园里的青少年吗?在资源供给不均衡的情况下,青少年会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应对不平等带来的困境呢?


一篇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通过80多万学生样本,包括四项预注册的子研究,探究了高经济不平等是否会增加学业环境中的竞争氛围和竞争倾向,并降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愿。研究1采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年的数据,对50万名学生进行多水平分析,其中通过量表题目测量学生对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感知,同时通过世界银行数据统计不同国家经济不平等指数。结果发现,经济越不平等,学生感知到的竞争性氛围更强,感知到的合作氛围更弱

IMG_1305.JPG

研究2包括两项研究,分别采用PISA 2003和2005年数据库对25万名学生和7万多名学生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研究2进一步将竞争与合作的学习场景分为“一般领域”和“特定领域”两个方面。特殊领域是指某个特定的学科,例如,“在数学方面,我总是努力比班里其他同学做得更好”;一般领域不指特定的学科,例如,“我想在某件事情上做到最好”。结果发现,无论是一般领域还是特定领域,高经济不平等正向预测学生的竞争性氛围和竞争倾向。与此同时,研究者还惊奇地发现高经济不平等也正向预测学生的合作倾向,这个结果与研究1存在矛盾。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合作性倾向的测量不同有关。相比于研究1测量合作的单道题目,研究者通过验证性因子检验,确定研究2关于合作的测量题目存在多维结构,可分为工具性合作与内倾性合作。因此,研究者进一步细化了假设,想要探究是否高度不平等的环境可能在学校环境中培育了工具性合作(即合作的动机是为了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不是内倾性动机(即帮助他人而产生的满足感)。研究结果与假设一致,经济不平等的程度越高,学生越倾向于特定领域的工具性合作,而非特定领域的内倾性动机合作(见图1)。一般领域的结果也如此,即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学生越倾向于一般领域的工具性合作,而非一般领域的内倾性动机合作。

IMG_1306.JPG
图1 经济不平等与特定领域(左图)和一般领域(右图)工具性合作与内倾性合作之间的关系


研究3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操纵经济不平等背景探究经济不平等与合作和竞争的因果关系。研究通过Bimboola范式操纵参与者想象自己正身处于一个高/低经济不平等的虚拟社会中,并测量该虚拟社会中参与者感知到的竞争氛围、竞争倾向、合作氛围,合作倾向(包括工具性合作和内倾性合作)的水平。研究结果复制了研究1和研究2的结果,参与者在高经济不平等虚拟社会中会感知到更多的竞争,更少的合作,以及更多的工具性合作和更少的内倾性合作(见图2和图3)。

IMG_1307.JPG
图2 操纵经济不平等(低经济不平等与高经济不平等)对感知竞争力(左图)和感知合作性(右图)的影响

IMG_1308.PNG
图3 操纵经济不平等(低经济不平等与高经济不平等)对竞争性倾向(左图)和工具性与内倾性合作(右图)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也强化了学校环境中的竞争氛围,抑制了青少年之间的合作行为。但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经济不平等对合作的影响存在维度上的差异。经济不平等会导致青少年工具性合作上升,内倾性合作的下降。合作会被学生用作实现学业成功的战略性工具,而不是获得因合作所带来的内心丰盈的享受。我们应该要警惕经济不平等带来的消极后果,防止经济不平等成为过度竞争的温床。


参考文献:

Sommet, N., Weissman, D. L., & Elliot, A. J. (2022). Income inequality predicts competitiveness and cooperativeness at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edu0000731

推文作者:林靓
插图:欧阳露雪
编辑:欧阳露雪
排版:欧阳露雪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