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邓布利儿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
“要我跟你说多少遍?袜子和内裤不要放在一起!你到底听进去没有?”

期盼已久的周末,阳光洒下万物静好的清晨,迎接男人的不是身旁娇妻的早安吻,而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男人盯着他的妻子,好一会儿才离开了视线,翻了个身不去看她,“知道了知道了。”

1.jpg

“我说了多少次?”女人心想,“他是不在乎我说的话了吗?他为什么不理我?嫌我烦了?”

“这么一点小事都要发这么大脾气吗?”男人心想,“等她气消了再说吧。

“她为什么总是咄咄逼人?”

“他为什么总是一声不吭?”

婚后类似的场景似乎在许多的夫妻中出现过,上一期我们和大家讨论了婚后的互动上的适应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互动模式是如何影响婚姻质量的。

结婚之后,一个人的故事变成了由两个人共同书写。两个迥然不同的个体开始学着适应彼此,相互沟通、相互磨合。在这样一个磨合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空间里,夫妻之间也发展出了独有的互动行为模式。

一些互动模式是积极的,使得夫妻能够更有效地沟通,更好地维系两人之间的感情。

然而另一些互动模式是消极的,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有效交流,使两个人之间产生误会与隔阂。

那么,新婚夫妻该如何建立积极的互动行为模式?夫妻互动行为模式又会对婚姻质量有何影响?

问题解决情境:当我们之间存在冲突时……

作为丈夫,当妻子拎着一双沾满灰尘的袜子走到你面前:“你能不能别这么没收拾?” 这时你会…
A.拉过爱人的手:“媳妇儿,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B.怒而起:“我上班都这么累了,能不能别纠结这些细节?”
C.继续手头的事:“知道了。”
D.以幽默掩饰错误:“老婆!我真没有!是它自己长了腿跑到沙发下面的!“

作为妻子,当丈夫盯着电脑上的淘宝,满脸阴郁地问你:“你就不能克制一下自己?”这时你会……
A.拉过爱人的手:“亲爱的,我错了,我再也不冲动了。”
B.怒而起:“我上班都这么累了,买点东西怎么了?我有钱买我高兴不行吗?赚钱不就是为了花吗?”
C.继续手头的事:“知道了。”
D.以幽默掩饰错误:“这手……这手它不听使唤啊!”

夫妻二人相处,往往会遇到像上面这样的问题解决情境——也就是夫妻之间产生了冲突性问题。而面对冲突,夫妻互动往往表现出两类行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包括温暖支持、肢体情感、倾听反应、积极卷入等。消极行为则包括敌意升级、指责、蔑视等。

琚晓燕等(2013)通过对41对新婚夫妇的观察研究发现,妻子在问题解决时有更多的消极行为,更具有“攻击性”,而丈夫则倾向于通过开玩笑、承认错误或拉拉手、拍一拍对方等肢体行为安慰并避免冲突升级。也就是说,在上面的选择中,作为丈夫会更多地做出A、C、D选项的行为,而作为妻子则更可能选择B选项。

为什么夫妻的互动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Gottman等(1992)提出了性别差异说。他们发现,丈夫在冲突解决谈话中的产生的消极情感与他们的生理唤醒(如心跳加速、皮肤温度、皮电传导等)指标显著相关。而在妻子中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他们认为,丈夫为了避免这种消极的生理体验,在谈话时更倾向于回避,减少互动(“知道了知道了“)、妥协让步(“我知道错了”)或是和解的方式来避免冲突,而妻子并没有这样不舒服的生理感受,坚持要彻底解决问题,所以有更多的控制(“不许再抽烟了!”)、指责(“都怪你把东西乱扔!”)、质问(”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等行为。

当冲突发生时,怎样的夫妻互动才是最优解呢?
该实验的研究者们发现,丈夫比妻子的消极行为更多时,妻子的婚姻幸福感更低。换句话说,当冲突发生时,如果丈夫选择做出敌意升级、指责、蔑视等消极互动行为,妻子对婚姻的幸福感会大大降低。

所以,作为丈夫,在冲突情境下如果能够采取一些幽默、肢体互动、温暖支持等积极行为,便会对婚姻产生积极影响,使伴侣的幸福感提升。作为妻子,也应尽量避免在冲突情境下的消极行为,用平和的语气和伴侣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质问、追责。另外,当丈夫面对问题时选择一声不吭或是回避,妻子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他也许只是生理唤醒水平太高,想要逃避这种生理上的不舒适而已。

社会支持情境:当Ta向我倾诉时……

当你的另一半下班回来,满脸不高兴。“今天又被老板怼了,我真的不想干下去了!”这时你会……
A.对Ta说:“忍忍吧。你不工作咱家负担得更重了!”
B.耐心倾听Ta的吐槽,和Ta一起骂老板,开导Ta,等Ta情绪释放完毕。
C.给予肢体鼓励,摸摸Ta,抱抱Ta,亲亲Ta。
D.不理会Ta,一会儿Ta就好了。

社会支持情境也是夫妻互动的一种常见情境。婚姻中的双方都会同时担负家庭角色和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个人在社会中遇到了困难和不快时,家庭便是他最好的宣泄口、避风港。那么,在一方说到了自己遇到困难、需要支持的情境下,夫妻互动模式又该如何呢?

研究者们发现,在这样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妻子也比丈夫更有敌意,有更多的消极行为。也就是说,妻子们可能更多地做出A、D选项的行为来应对丈夫的倾诉,而丈夫们则可能更多地做出积极行为来回应妻子的倾诉。

不同的互动行为会对婚姻质量造成何种影响呢?

研究者们发现,在这样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妻子的积极行为多于丈夫时,比起那些丈夫的积极行为多于妻子的情况,丈夫对婚姻的感受会更好(琚晓燕等,2013)。也就是说,当丈夫感到脆弱和无助,向家庭寻求安慰时,如果妻子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安抚丈夫,认真倾听、加以支持和鼓励,丈夫便会对婚姻有更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虽然研究并没有得出丈夫的积极行为会对妻子的婚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但总体来说,当自己的另一半向自己倾诉时,我们都应该选择以积极和理解的态度加以回应,使双方对婚姻的幸福感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婚姻质量。而如果伴侣表达了困难和挫折,自己却没有恰当地表达出关心和支持,对方的满意度就会大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他在下次相同情境下的表达,夫妻关系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最后说两句

总的来说,夫妻互动的诀窍很简单,那就是尽量通过积极行为来与对方沟通,避免互动中的消极行为。

你可能会说,过日子并不是一个理论那么简单。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影响,而不能保持对自己伴侣绝对的耐心、包容和关怀。

但读了这篇文章,也许你能做到,在每一个忍不住对伴侣发脾气的时刻,在每一个“突然觉得他/她好烦”的时候,在每一个对伴侣失去耐心、包容和关怀的时候,提醒自己,告诉自己:

“ 我得好好跟他/她说话。”

参考文献:

琚晓燕, 谢庆红, 曹洪健等. (2013). 夫妻互动行为差异及其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基于一项观察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5):790-794

李晓敏,方晓义,琚晓燕,兰菁,陈怡&郑颖娴.(2016).新婚夫妻冲突解决与日常沟通对婚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01):13-17.

Gottman JM, Levenson RW. (1992). Marital processes predictive of later dissolution: Behavior, physiology, and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2): 221-233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载需授权,谢谢!

标签: 夫妻, 沟通, 互动模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