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蔡旻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
不爱吃醋的山西人 极其痴迷悬疑电影
成年时,大多数人不希望打破自己的心理平衡,从而形成了他们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指在某些方面通过歪曲现实以保护一个人免除焦虑的潜意识过程,常见的有压抑(主动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到潜意识中)、否认(拒绝承认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的事情,似乎根本没发生)、投射(把潜意识中自己存在的、但如果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转嫁给别人)等(JerryM·Burger & 陈会昌, 2000)。

1.jpg

但是在亲密关系中,依恋可能会渗透到一个人的防御机制中,破坏一个人精心构建的情感平衡。当伴侣中的一方努力维持自己的防御机制并努力保持密切关系时,经常会发生冲突(Robert W Firestone, 1987)。

许多人都害怕亲密,但同时也害怕孤独。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在一段关系中形成一种幻想,来保持情感距离,减轻孤独感,同时满足社会对于一个人需要组成家庭的要求。

幻想关系是指童年时期形成的最初想象中的关联,并且延续到成人期。它作用是保护个人不受焦虑的影响,当这种幻想关系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

最初的幻想关系通过对满足婴儿情感上或身体上的需求来减轻痛苦和焦虑。换句话说,幻想关系是婴儿环境中可能缺失的爱和关怀的替代品,它在一些精神病患者、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主要是提出者Firstone的同事和朋友)中都得到了支持(Firestone,1981)。在婴儿生存的环境中,剥夺越多,对这种幻想关系就越依赖。当婴儿面临过度的挫折,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焦虑时,这种幻想关系会产生,它与分离焦虑有一些类似。温尼科特(1958)将这种焦虑描述为一种比沮丧更具有破坏性的情感(Firestone,1984)。

后来,原生家庭中的幻想关系延续到亲密关系中:这种幻想可能表现为在伴侣的面前扮演孩子的角色,以获取对方的关注,或者是简单地将伴侣想象为另一个符合自己预期的存在。在大多数夫妻和家庭关系中,幻想元素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Robert W. Firestone, 1987)。形成对爱情或亲密关系的幻想,导致实现真正亲密关系可能性的降低(Firestone, 1984)。

2.png

夫妻关系中幻想关系的形成

随着依恋关系不断发展,伴侣在不同阶段都会努力变得更好。最初,在坠入爱河时,人们往往更开放,更容易受到伴侣的伤害,也有更少的防御行为。他们在互动中更加自如,愿意在情感上冒更多的风险,更有活力,并且普遍相互尊重(Fabrikant, 1989)。

然而,恋爱中也充满了令人恐惧的情绪。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并且开始欣赏自己、伴侣以及这段关系时,他们会觉得到自己已经找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而这种感觉可能唤起一种对丧失的恐惧,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早年缺乏安全依恋的人。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伴侣在某个时间不再爱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患得患失

3.webp.jpg

此外,亲密关系可能会对一方或双方的核心防御机制构成威胁。当一对夫妻开始感到焦虑或害怕时,许多人会不自觉地退缩,放弃他们关系中最有价值的方面,并倾向于形成一种幻想关系,他们逐渐用幻想来替代真正的关系,就像孩童时期对父母或者照料者做的那样。

通过选择,扭曲和挑衅重建过去

为了维护自己的核心防御机制、幻想关系以及在原生家庭中的地位,人们通过一些方式来重温过去。他们努力保持心理平衡,减少紧张和焦虑。在新建立的亲密关系中,他们试图通过三种主要的防御方式来重建他们在原始家庭中所经历的情感环境:选择,扭曲和激怒(Robert W. Firestone, 1987)。

选择:人们倾向于选择在外观、行为和(或)防御模式上与重要家庭成员相似的伴侣,因为他们对这样的人感到熟悉和适应。这样的话,人们就重建了与配偶和照料者之间的联结。

扭曲:人们会根据自己原生家庭成员的某个特征来改变或扭曲他们对伴侣的看法。并非所有的扭曲都是负面的,而是童年时期联结中积极和消极特质都会体现在伴侣身上。这两种类型的扭曲往往是有问题的,可能在关系中产生摩擦。当伴侣发现你把TA当成其他人来了解和对待的时候,会伤害并激起TA的愤怒和怨恨。

挑衅:如果前两种方法无法建立平衡,人们倾向于通过操控来使伴侣产生他们所熟悉的照料者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用一种能够引发类似于父母表现的方法来做事情。例如,个体可能会故意通过无知、健忘、无能、脾气暴躁和其他幼稚行为而激怒对方(因为这样的行为在童年早期时会引起照料者的注意)。通常情况下,最温柔和最亲密的时刻会伴随着这种挑衅,造成夫妻之间关系的疏离。

利用这三种方法,人们会在新形成的依恋关系中重建其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亲密关系被用来重温过去而不是活在当下。

夫妻形成幻想关系的早期症状

幻想关系的早期症状包括与伴侣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口是心非、争吵、打断等行为增加(Robert W Firestone, 1987)。那些在关系的早期阶段时很愿意谈话的人,开始对讲话和倾听失去兴趣,并且不再愿意开玩笑。通常情况下,这种夫妻会形成一种程序化的性生活风格,会觉得对方性吸引力减少(Firestone, Firestone, & Catlett, 2006)。

4.jpg

正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关系质量的下降并不是熟悉的必然结果。相反,这是由不安全感、习惯模式的改变、过度依赖、负面预测、独立性丧失和责任的增加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会开始牺牲自己的个性,成为一对夫妻的一个部分,这往往会降低自己本身的吸引力力。最终,许多人只剩下对爱的幻想。他们保留了这种幻想,尽管他们对待彼此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幻想”中那样。真爱意味着亲情,同情,相互尊重对方的界限和愿望以及善良和真诚沟通。

独立感丧失和同一性下降

幻想关系已经形成的重要迹象是,一方或双方放弃个人兴趣中的重要部分、独特的观点和意见以及其他个人表现形式,以便夫妻成为一个整体(Robert W Firestone, 1987)。在与另一方融合的幻想中试图找到安全感会逐渐导致个体个人身份的丧失。只提供安全感的幻想中的爱和联结慢慢取代了两个人真正的爱。

此外,许多人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会期望他们的所有需求都会被对方满足,这给伴侣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显然,没有人能够实现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或者达到这样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当夫妻中的一方意识到另一个人的弱点、缺点或对方的人性弱点时,他们常常会生气,因为这威胁到了上述的理想化情况。出于这个原因,夫妻关系常常具有强烈的矛盾心理。

5.jpg

极化——成为父母或孩子

在幻想关系中,人们通常会分化为父母的角色或孩子的姿角色。一般而言,通过回归到孩童时不成熟的关系模式,人们可以操控他人来照顾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无意中试图夺回他们童年时想象中的安全。而扮演父母角色的一方会否认自己身体中孩子的角色,否认自己的恐惧和无助感,并扮演权威人物的角色。

这种类型的角色扮演互动往往在夫妻中比较盛行,偶尔也会发生角色互换。因此,双方从成人的心态或角度来看问题的情况很罕见。只要这种互动正在发挥作用,双方都会感到过度依赖并相互制约。

形式VS实质

夫妻通常拒绝承认他们已经失去了对方的感情而且变得疏远。他们试图用一种持久的爱的幻想来掩盖这个现实,用形式代替关系的实质。

许多夫妻会依靠日常习惯和表面上的对话来维持亲密关系。夫妻依靠某些仪式来加强他们仍然恋爱的幻觉。例如,传统的周六晚餐外出,家庭团聚,庆祝生日和纪念日成为亲密和爱的象征,同时这些习惯被用来加强夫妻双方对亲密和爱的幻想。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基于社会上可以接受的行为,而不是基于真实的感受。人自我欺骗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些表象保持对爱和亲密的想象,但这样会牺牲关系中真正的情感和陪伴。

6.webp.jpg

结论...

幻想关系最初是在核心家庭中形成的。后来,它在成人群体中得到扩展和复制,并成为夫妻和家庭关系中的主要力量。亲密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人试图建立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之间平衡的方式。夫妻俩以牺牲感情和亲密为代价谋求安全感,这种变化会逐渐导致他们的关系恶化。

那么...

如何应对幻想关系的出现?

认识到幻想关系的存在并且不要否认伴侣之间已经彼此远离, 在生活中,夫妻可以给自己的关系一个新的考量,感受一下自己对于对方的感觉究竟还是不是当初的爱。

显露并改变愤怒和敌意,当生气的时候就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想办法改变。

面对心理上的痛苦和悲伤,试图恢复亲密关系,试着和伴侣分享自己的感受,重建一种亲密的伴侣关系。

暴露分离焦虑和过度依赖,可以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鼓起勇气说出那句“我离不开你”。

相互尊重,建立均衡的支配、妥协、反抗的关系模式,意识到在关系中两个人是平等的地位,互敬互爱。

建立一种尊重反馈的交流模式和公开诚实的沟通方式,开诚布公地好好讨论问题(Robert W Firestone, 2018)。

在夫妻关系中,应该是温柔、亲切、尊重的相处方式,以非批判性或接受性的态度尊重彼此的界限,让夫妻关系中的每一方成为他们自己。随着幻想关系被察觉和放弃,夫妻能够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并成为更加值得爱的伴侣。

7.jpg

参考文献:

Fabrikant, C. (1989). Review of the fantasy bond: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26(2), 256-256.

Firestone, R. W. (1984). A concept of the primary fantasy bond: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21(2), 218-225.

Firestone, R. W. (1987). Destructive effects of the fantasy bond in coupl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24(2), 233-239.

Firestone, R. W. (1987). The fantasy bond.

Firestone, R. W., Firestone, L. A., & Catlett, J. (2006). The role of the fantasy bond, the voice process, and death anxiety in sexual relationships. 135-169.

JerryM·Burger, & 陈会昌. (2000). 人格心理学.

Firestone, R. W. (2018). The Fantasy Bond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human-experience/201804/the-fantasy-bond-in-couple-relationships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载需授权,谢谢!

标签: 亲密关系, 夫妻, 防御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