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辛翔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
不会吹口哨,也不会打响指,但我是个酷Girl。

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24721657297871_.pic.jpg

莫雷·鲍恩


生平

莫雷·鲍恩对家庭的兴趣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晚期,他还在曼宁格诊所做精神科医生的时候。鲍恩把他的注意力转向神秘的精神分裂症,他受到了患者与母亲之间细腻的情绪敏感性的冲击。有的人把这个叫做共生,好像它是一种变异。而鲍恩认为这只是对自然过程的一种夸张,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倾向,这种情绪存在于所有的关系中。

1954年,鲍恩换到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工作(NIMH),在那里他开展了一个项目,邀请精神分裂患者及其全部家庭成员一起前来就医。他发现母亲与她心理失常的子女之间不稳定的联结不可避免地会把整个家庭卷进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焦虑型依恋,是一种被焦虑感所驱使的病理性的亲密。在有这样问题的家庭中,人们都是其他人行为的情绪囚犯。这种在情绪上黏在一起,或情绪缠结关系的标志是缺乏个体的自主性。

1959年,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项目结束后,鲍恩去了乔治顿大学,他开始对那些问题相对不是很严重的家庭进行工作。而他发现了许多与他之前在精神病患家庭中观察到的一样的机制。这让他确信所有家庭都是沿着情绪缠结和分化这个连续统一体变化发展的

在乔治顿大学的第31个年头,鲍恩发展出了一套全面的家庭治疗理论,这启发了整个一代的学生,成为了国际上著名的家庭治疗运动领导者。他在长期病痛之后于1990年的10月去世。

莫雷·鲍恩开创的跨代家庭治疗流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治疗思路,被认为是经典的系统家庭治疗方法


发展历程

鲍恩的学生菲利普·格林和托马斯·福格蒂,于1973年参与建立了位于纽约新罗谢尔(New Rochelle)的家庭学习中心。在格林的带领下,家庭学习中心变成了家庭治疗训练领域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菲利普·格林通过对鲍恩理论的应用著成了一些最经典的家庭治疗临床书籍,他的两本书《婚姻冲突的评估和治疗》(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Marital Conflict)以及《处理三角关系》(Working with Relationship Triangles)都是在家庭治疗领域最有用的书籍。

贝蒂·卡特是高度受尊重的鲍恩学派治疗师。她也是性别平等的强有力倡导者。贝蒂·卡特和莫妮卡·麦戈德里克最著名的是她们对家庭生命周期的阐述(Carter & McGoldrick,1999),以及对家庭治疗领域女权主义的倡导

迈克·科尔(Michael Kerr)做了鲍恩很长一段时间的学生和同事,他对鲍恩学派理论出色的理解在《家庭评估》(Family Evaluation)(Kerr & 鲍恩, 1988)一书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在,科尔担任位于缅因州埃斯勒斯博罗岛(Islesboro,Maine)的鲍恩理论学院的院长。


代表性著作

※Bowen.(1976).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In P.J.Guerin,ed.,Family Therapy.New York:Gardner Press.

※Bowen,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Aronson.

※Kerr & 鲍恩《家庭评估》(Family Evaluation),1988.

※ 菲利普·格林 《婚姻冲突的评估和治疗》(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Marital Conflict)、《处理三角关系》(Working with Relationship Triangles)

※Kerr, Michael E.; Bowen, Murray. Family evaluation: 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Chapter xii, 400 Pages. New York, NY, US: W W Norton & Co, 1988.


理论观点

鲍恩认为系统理论是一种思考方式,而非一套干预方法。根据鲍恩的理论,家庭中核心的问题是情绪纠结;主要的目标是分化。情绪纠结从对他人本能的需要发展出来,但是是对这种需求不健康的夸大。一些人将纠结直接表现为对于亲密归属的过度需求;另一些人则用一种独立的外表来诠释它。不管是哪种情况,蔓延的焦虑都会导致亲密关系中的自动化反应,并且限制自主性的功能。

除了将他对家庭问题的分析拓展深化到个体的焦虑中,鲍恩还拓宽了关注点,使三角关系成为分析中的通用概念——可以适用于规则和实践。当人们不能解决他们的差异的时候,自动地将第三方卷入的趋势会稳定关系,但也会将冲突冻结在原处。鲍恩提出大部分家庭都有三角关系这一复杂问题,这在整个家庭治疗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鲍恩不提倡治疗师努力去修复关系,而是鼓励他们保持中立,在有冲突的关系中通过过程提问来探索情绪过程。鲍恩流派治疗师很少给建议。他们只是不断地问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解决人们的问题,而是帮助他们学习看到自己在家庭系统运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种自我发觉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乎自省的问题,因为理解是修复关系和提升自我自主功能的工具。

鲍恩的理论用五个有关联的概念描述了作为一种跨代关系网络,家庭是如何塑造了个性与归属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Bowen, 1966,1976),这些概念是: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三角关系(triangles)、跨代情绪过程(multigenerational emotional processes)、情感阻断(emotional cutoff)和社会情感过程(societal emotional processes)。

自我分化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鲍恩理论的基石既包含个体心灵内部的概念,也包含人际之间的概念。跟自我强度类似,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反应的是一种思考和反省的能力,而不是自动地对情绪压力作出的反应(Kerr & Bowen, 1988)。它是一种即使是在面对焦虑的时候,也能够灵活、明智地做出行为的能力

情绪三角关系 (Emotional Triangles)

导致情感三角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焦虑。焦虑的增加会使人们更加需要彼此情感而接近,当两个人之间出现问题时,被害人的感觉会促使个人去寻求其他人的同情,或者将第三方拉入冲突之中。第三方的卷入,可以将焦虑分散在三角关系中,从而得到缓解。

跨代情绪过程 (Multigenerational Emotional Processes)

多年来,家庭中的情绪能量以相互联系的方式运作。鲍恩起初使用未分化家庭的自我混乱(undifferentiated family ego mass)来描述过度的情感反应,或使用家庭中的纠结(fusion)来进行描述。一个缺乏分化的家庭会出现情绪反应过度的孩子。这可能会通过跟父母的情绪过度卷入或情绪阻断表现出来。而这种状况又会反过来带来新的关系中的纠结——因为具有有限情绪资源的人倾向于把他们所有的需求都投射到彼此身上。

由于这种新的纠结是不稳定的,它很可能会产生下述一种或几种情况:(1)情绪疏离;(2)身体或情绪上的功能障碍;(3)明显的冲突,或者(4)将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些问题的强度跟未分化的程度、在原生家庭中情感阻断的程度,以及系统中的压力相关。

情绪阻断 (Emotional Cut off)

情绪阻断(emotional cut off)描述了一些人在关系里处理焦虑的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纠结程度越高,发生阻断的可能就越大。一些人通过离开来寻求距离感;而另一些人则通过避免亲密关系或在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隔离自己的情绪来寻求距离感

社会情绪过程 (Societal Emotional Process)

鲍恩期待现代人能更多地关注社会对家庭功能的影响。科尔和鲍恩(1988)引用了一个例子,在高压力的社会中会导致高犯罪率。鲍恩同意性别歧视、阶级和种族歧视是有害的社会情绪过程,但是他认为具有高水平分化度的家庭能更好地抵御这些有害的社会影响

鲍恩还提出了家庭投射过程和多代传递过程。家庭投射过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与对象关系理论中的投射有些类似。鲍恩认为稳定的家庭情绪状态必须要每个成员都有很好的分化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选择分化力相近的人结婚,如果两人的分化水平较高,则能建立健康稳定的家庭关系;如果两个分化力低的人结婚,就很容易出现“融合”或形成“未分化家庭自我泥团”,夫妻双方会产生焦虑、紧张、依赖等不良情绪。

当父母的分化水平不高时,容易把压力和分化力的缺乏投射给下一代,造成孩子的自我分化低。这就是多代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指祖父母、曾祖父母等对一个家庭的心理病理有影响。同时,年长的兄姐对年幼弟妹也会有影响;夫妻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对他们做父母的方式有影响。因此鲍恩比较重视一个人在兄弟姐妹中的行为方式,他认为这将影响到他如何做父母。


治疗技术

鲍恩学派治疗的主要技术包括家庭发展图、过程提问、关系实验、去三角化、教练技术、使用“主语我”,以及置换故事。

家庭发展图(Genogram)

除了记录一些基本信息数据,家庭发展图还用来追溯关系的冲突、阻断和三角关系。这个收集信息的过程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家庭成员经常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些事件是怎么拼凑在一起的”。家庭评估中的家庭发展图(Genograms in Family Assessment) (McGoldrick & Gerson, 1985)是使用家庭发展图开展工作的最综合的入门指南。

中立化三角关系(Neutralizing Triangles)

如果一个治疗师可以在家庭带进治疗中的情绪反应中保持独立,来访者就会更好地减少他们的情绪化,并开始更清晰地思考他们的问题。但是危险的地方在于,家庭使用情绪三角化来稳定冲突的过程也会吞噬治疗师。如果是这样,治疗就会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如果治疗师能够在情绪缠结中保持独立——换句话说保持去三角化——的话,家庭系统和它的成员们就会冷静下来,就可以开始处理家庭困境。

过程提问(Process Questions)

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被问到一系列问题,旨在缓和他们的情绪并促使他们进行客观的反应。过程提问也被用来帮助管理和中立三角关系,包括那些可能在治疗师和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的潜在的三角关系。过程提问的目的在于使焦虑平复下来。也可以通过过程提问获得家庭感知问题的方式,以及导致问题的背后机制等类似信息。如果过程提问能够降低焦虑,人们就能够更清晰地思考。这种清晰让他们能够发现更多处理他们问题的潜在选择。

关系实验(Relationship Experiments)

关系实验是围绕主要的三角化结构变化所进行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系统的过程,并且学习意识到自己在这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这种实验最好的说明可能来自福格蒂发展出的情绪追求者和逃离者模型。治疗师鼓励追求者控制他们的追求,不要再继续提要求,减少对于情感联系的压力,并且看看他们自己和关系发生了什么。这个练习并不是一个神奇的治愈方法(如一些人期待的),而是能够帮助澄清被卷入的情绪过程。治疗师鼓励逃避者朝他们的伴侣迈进一步,并且与之沟通自己的个人的想法和感受——换句话说,找到一个替代的方法来避免对方的要求或对对方的要求做出让步。

教练技术(Coaching)

教练技术是鲍恩流派用来替代更加情绪化卷入的角色,这在其他治疗模式中很常见。通过扮演教练的角色,鲍恩流派的治疗师希望能够避免接管来访者的角色,或避免卷入到家庭三角关系中。教练的过程不意味着告诉人们怎么去做。它是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人们描绘出自己家庭的情绪过程,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使用主语我”(The “I”-Position)

“主语我”是对个人主张的冷静清晰的陈述。在紧张程度增长的情况下,它通常具有让个人从情绪化中分离出来,并采取“主语我”定位的稳定效果。采取一个个人的立场——说你自己的感受而非其他人在做什么——是打破情绪化循环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置换故事

使用书籍、电影或者影像里的故事为家庭及其成员提供一些系统的刺激和信息,这些故事的内容与家庭目前存在的情感过程与三角关系相关,让家庭成员了解其家庭系统的功能,降低他们的防御性,改善他们的互动关系。


案例
(节选自《家庭治疗》11版第4章)

由于16岁的戴维在学校表现很糟糕,肯尼迪一家希望来做一次家庭治疗。 戴维在一家私立学校濒临退学,一方面,作为学生,他成绩很差;另一方面,他还会在晚上跟朋友酗酒、吸食大麻。一天放学后的晚上,他喝得大醉才回家,父亲敦促他好好学习,并收回了他的驾照。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多大成效,因为戴维并不尊重同样也是酒鬼且经常醉倒在家门口的父亲。戴维的继母与他们共同生活刚刚两年时间,也没办法控制他,并且她非常清楚这一点,也不再做任何尝试。

我告诉戴维的父母,这次约见不会采用家庭治疗的方式,因为戴维对不每晚宿醉且不寻求改变的父亲并没有尊重之意。但我同意约见戴维,并努力帮助他把学业提高到及格水平。

戴维最终以合格的成绩度过了11年级。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继续采用“别扭的替身父亲”的方式与戴维见面。尽管我一直坚持不为有酗酒成员的家庭做咨询,但还是在3-4个风险时刻约见了这个家庭。前三次风险时刻里,肯尼迪先生喝酒(最后变成可卡因成瘾)失控 ,他的父亲和妻子仍坚持让他重新接受治疗。

这个个案中最突出的三角关系是肯尼迪先生的妻子和父亲站在一起给他施加压力让他戒酒。他已经去了酗酒康复治疗中心几次了,即使他好几次都完成了全部的治疗过程,但他也还是很快就恢复饮酒了。唯一让他寻求帮助的理由是他妻子和父亲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他的妻子威胁离开他,他的父亲威胁不分给他任何家庭财产。如果三角关系得不到修正,那么这个个案就不会有任何改善。

我鼓励肯尼迪先生的妻子和父亲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尽量减少反应。同时在针对肯尼迪先生酗酒的事情上,两人应该尽量分开。肯尼迪先生需要有自己的立场,而非遵从他妻子和父亲的愿望。事实上,我质疑他如果对待家人态度诚恳的话,是否意味着要告诉他们他其实并不打算戒酒。他决定告诉他们,他在努力想要控制饮酒和吸食可卡因的时候,他并不是真的打算要把他们完全戒掉。

我鼓励肯尼迪先生的父亲退后一步,让剩下的两个人去解决问题。他非常不情愿地同意了。然后,我让肯尼迪太太对自己停止了徒劳地让丈夫不再饮酒的努力的感受做一个清晰的说明。我鼓励她保持与岳父的联系,但是不要每次都告诉她的丈夫。两个月后,肯尼迪先生决定停止饮酒和使用可卡因。

这一次他成功完成了28天的康复治疗疗程,并且开始参加匿名戒酒会和匿名戒毒会。六周后他再次复发。在接下来的8个月中,肯尼迪先生的饮酒和可卡因使用行为变得更加严重了。最后,在与牙买加毒贩的严重争执后,肯尼迪先生作了一个严肃的决定:要让自己清醒起来。这一次,不再去他父亲推荐的当地康复中心,他自己做了一番研究,并决定去一个有名的加州的药物使用治疗中心。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尼迪先生已经戒酒10年了。


参考文献:
王丽萍. (2006). 家庭治疗的流派和发展脉络探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鲁东大学).
迈克 P. 尼克尔斯, 肖恩 D. 戴维斯. 家庭治疗[M]. 1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8.

编辑|杨烁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