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2010-07-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提出“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基二〔2014〕11号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808/t20180807_344612.html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脚步,对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有了新的要求。国发〔2014〕35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教材〔2017〕7号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801/t20180115_324647.html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提高自主选择能力。二是健全指导机制。各地要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指导教师培训。”国办发〔2019〕29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35号建议的答复》提出高校通过“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以及强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有力促进高中教育和高校教育的衔接。”教基建议〔2020〕514号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jiaosi/202012/t20201207_503824.html

北京市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京教基二〔2018〕9号

基本内容
一、做好课程实施规划,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要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完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加强资源统筹挖潜,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三、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引导学生理性确定选考科目
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要科学合理制定发展指导内容,加强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四、科学安排,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五、调整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提高教师适应走班教学的能力
六、探索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七、加强支持保障,平稳有序推动改革落地
生涯政策1.jpg

上海市

《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沪教委学〔2012〕67号)

  • 基本内容

(一)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和自我规划的意识,实现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培养自我责任感并转化为职业选择、决定和行动的力量。
(二)帮助学生综合分析个人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发展的特点与倾向,认识和考虑自己选择的职业领域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寻求个人职业兴趣与社会所提供、个人能获得的机会之间的最佳结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调研或参加实践活动,初步检验自己的职业选择。
(三)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并考虑实现每一个目标的相关措施,从而引导他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 主要途径

(一)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
(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
(三)就业指导服务
(四)创业教育和指导

  • 重点项目

(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标准建设
(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三)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 组织保障

(一)体制保障
(二)经费保障
(三)支持体系
(四)质量保障
生涯政策2.jpg

浙江省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59号

  • 主要内容

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一)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的主要方法。
(二)学业规划。学生根据自我兴趣特长、学业水平、专业性向、生涯发展意向,科学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修习计划。
(三)职业规划。学生对自我未来生涯发展作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

  • 实施途径

1.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涯规划指导
2.开发内容丰富的生涯规划课程
3.引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
4.探索学生生涯体验的多种途径

  • 保障措施

1.加强对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和领导
2.加强对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加强对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和研究
4.加强对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督促和检查
生涯政策3.jpg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见》石教〔2015〕66号

  • 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及其对应专业,逐步树立主动规划、自我要求发展的意识和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深化对未来个人生涯发展的思考和认识,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初步探索,初步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全市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创建一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全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力

  • 工作措施

(一)明确课程内容与课时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五)创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学校
(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研究
(七)加大深山区初中生帮扶力度

  • 组织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加强督导,有效激励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生涯政策4.jpg

河南省

《河南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二〔2015〕574号

  • 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涉及多方面内容,不仅针对职业规划,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该课程源于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主要学习途径是实践与体验。

  • 课程目标

(一)认识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形成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和主动发展的观念。
(二)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不断挖掘自我潜能,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三)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和环境中的有效资源,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掌握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调整,提高生涯管理与决策能力。

  • 课程内容

(一)了解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二)认识与发展自我
(三)探索环境与社会
(四)生涯管理与决策

  • 教学建议与要求

(一)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突出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三)把教师有效指导与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四)探索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课程实施模式
(五)课时安排,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

  • 管理与保障

(一)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加强生涯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
(三)做好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
(四)加强管理和评估
生涯政策5.jpg

辽宁省

第0576号关于在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2020年9月18日)

  • 基本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基本措施

一、建设生涯指导专家支持系统
二、是开发生涯指导社会支持系统
三、是加强生涯指导教师培训
四、是学校建立学生生涯指导制度
五、是健全支持体系

生涯政策6.jpg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通知》〔2016〕齐教函1号

  • 充分认识课程开设意义

开设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开设工作

(一)时间要求:初中、高中(一、二年级)从2016年春学期开始,全市小学五、六年级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要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纳入课程计划并实施教学。
(二)课时安排: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并且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地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教材选定:普通中小学先由县(市)区教育局、学校自行选定相关教材或开发校本教材;中等职业学校采用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编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教材。
(四)教师配备: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办法落实。
(五)课程评价:学生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开展教师培训
(三)强化教学研究
(四)探索多种途径
生涯政策7.jpg

四川省

《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第四次会议第0443号提案答复的函》川教办案〔2021〕72号

  • 我省中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情况

(一)国家和我省高度重视在中小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二)将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纳入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等
(三)开展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建设等的探索
1.开展课题研究,着力破解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实施难题。
2.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大”服务体系,推进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常规化实施。
3.开发生涯规划课程资源,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提供支撑。

  • 下一步工作

(一)研制《四川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
(二)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三)加强生涯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
(四)推进生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
(五)加强地方和学校生涯教育管理和评估。

生涯政策8.jpg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在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通知》厦教基〔2016〕20号

  • 总体任务和要求

(一)明确各学段教育目标
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围绕各学段的教育目标,提升中小学生的职业发展素养。
(二)开设课程
各中小学要积极开设职业生涯教育专题课程,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三)开展主题教育
各中小学每年5月份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宣传周”活动。
(四)推进普职融通
加强普职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的资源要面向初中、高中学生免费开放,推进普通初中、高中和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举办夏令营等活动。

  • 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师资建设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四)加强示范引领
(五)加强督导管理

生涯政策9.jpg

  • 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市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青教通字[2019]88号

  •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激发学生潜能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立足于学生对未来生涯的展望,指导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 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
(二)学生为本原则
(三)协同开放原则

  • 总体目标

基本形成中小学有机衔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生涯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形式多样、具有青岛特色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系统、多元的生涯教育保障体系,增强中小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 主要任务

中小学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方面。

  • 实施途径

(一)开齐开好课程
(二)组织生涯教育活动
(三)开展职业体验
(四)提供生涯发展辅导
(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六)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八)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经费投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
(四)加强科学研究
(五)强化督导评价
生涯政策10.jpg

此外,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教学厅函[2021]77号)对考生提出了新要求,这表明高校专业选考课科目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专业报考产生的影响,其旨在让选考科目与专业更加对口。

一、允许高校指定“必选科目”。在新要求报考指引下,由于专业新增选考科目要求,对于很多专业,考生将需要满足2-3门必考科目,才能满足报考专业要求。

二、不设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减少。文件表明,部分专业将会新增限制。考生需要更具有目的性的选课。

三、必考物理、化学的专业增多。

“新要求”将会影响到学生的选科方向。由于必选科目的增加,学生需要更细致更明确的生涯规划,从而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和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选择合适的专业报考方向,以缩小职业与专业的范围,使学科更加对口。进行规划,确定专业范围后,可进行高校的选择,查看院校专业的报考的“新要求”,与自己的选课方案对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756501612120005&wfr=spider&for=pc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