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作者介绍
王煜正
“听说你是学农经的,我家的玉米滞销了,你来帮我卖卖呗。”“你们学农经的经营农场是不是很轻松?”“农经大佬,帮我买个菜呗!”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之时,广大学习农林经济管理的同胞们常常遇到各路“求助”,农经学生只好内心复杂地解释,我们不是种地的,也不具有“钞能力”,更不是“大地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热度持续上升,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毕业去向更多元。很多考生顺应着时代潮流,兴致勃勃地填报志愿,但是大家是否真的了解农林经济管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一、什么是农林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一级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类起源于19世纪末(钱文荣和茅锐,2021),为了配合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我国在1913年于国立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初次开设了“农业经济学”课程,之后十年许多高校陆续设立了农业经济系或相关课程(李谷成,2019)。
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目录调整时,我国正式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科顺应时代潮流,走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第一线,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农林经济管理高水平人才。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学生及家长可能会发现,部分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是以“经济类或管理类”进行招生,待学生入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课学习后,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前,专业分流至农林经济管理。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经济管理学院所有学生可在专业分流时申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二、农林经济管理类有哪些分支?
作为一级学科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分支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
其中,农林经济管理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亦被称为Agricultu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这是关于农业的经济与管理,即基于农业基础与常识,开展农村调研,从而实现对农业经济的估计与分析。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能简单理解为管理学,而是至少横跨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门类,既要分析行为主体在农业领域的选择行为,又要研究农业领域的管理活动(罗必良和欧百钢,2007)。
三、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
在学制为4年的学习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农业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更需要学习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以及如何对农业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
作为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不分家的代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内容可分为三大板块:数理类、经济类、管理类。
其中数理类课程是数理基础和软件运用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经济类课程是规范思维和实证思维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行为决策;而管理类课程是原理学习、案例分析与课程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能力。
数理类核心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经济类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食物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
管理类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农业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投资评估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论文写作是绝大多数高校要求的必修课。通过农村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撰写,检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毕业生的去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可获得管理学或农学学位。随着“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农村、农业、农民焕发了新的活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专门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的管理人才支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选择比较宽广。
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境内外升学、教育单位与科研单位等,主要从事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农业管理及农业政策研究,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以及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虽然近年来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有所减少,但国家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依然不少。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2017至2019届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4613元、4996元和5350元。管理类毕业生的薪资优势较为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4774元、5135元和5440元。
不仅如此,根据对2014届毕业生的收入追踪,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达10139元,位居学科门类前三,专业月收入涨幅为168%。
虽然管理类有许多高薪工作,但是也请广大考生注意,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较多,所修课程同质性较大,就业竞争较为激烈,选择专业需谨慎。在约束条件下做最优选择,同时考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权衡取舍,努力实现效用最大化。
五、开设院校和招生要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301)开设院校主要为综合类高校与农林类高校,少部分为财经类高校,共有67所。如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计划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小伙伴们可参考如下表所示的专业院校排名,来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学科参评院校共39所。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1203农林经济管理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招生要求方面,基本上所有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文理兼收。考生可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报考指南。
参考文献
[1]李谷成.(2019).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与转型——基于高校(高等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农业经济问题,11,135-142.
[2]罗必良,欧百钢.(2007).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分类解读与重新构造. 农业经济问题,1,74-80+112.
[3]钱文荣,茅锐.(2021).农业经济学研究中的微观数据使用及发展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王煜正
编 辑:董姝驿
美 编:何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