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姻咨询师沙龙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共病障碍的特点与在咨询中的识别
10月27日,家姻心理特邀高级咨询师王海平老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共病障碍的特点与在咨询中的识别」的精彩沙龙。
王老师在这个领域拥有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了大量丰富宝贵的经验。她系统地介绍了孤独症(以下简称ASD)的发展趋势、成因及分类,还详细阐述了ASD常见共病问题分类和特点,以及在儿童咨询中的系统观。参会者都被王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触动,并且与老师共同探讨了具体咨询场景中的困惑和容易混淆的难点。
ASD概念、发展趋势及成因
孤独症(autism),亦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性行为综合征。最早由美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肯纳在1943年提出。主要临床表现有社交障碍、言语发育迟缓、刻板或仪式性行为。后来,奥地利医生阿斯伯格1944年首次提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念。今天,孤独症谱系障碍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弥散型特点的儿童期常见精神障碍。
王海平老师介绍到,根据2000年美国的统计数据,每15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孩子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到2008年该数值则升高到1/88,成了新生儿常见问题中比例最高的一类问题。直到2016年,美国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1/54的新生儿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这让教育和干预都变得猝不及防。以美国为例,每年将近707 000至1,116,000的孤独症青少年迈入社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成为很大的难题。
除了孤独症自身的快速增长以外,这个变化产生的原因也跟该病症的诊断和评估变得更加精细有关。中国暂时没有如此准确的统计。
关于孤独症的成因,王海平老师主要从功能性磁共振研究(fMRI)、遗传学研究和怀孕及出生时的问题三方面进行了分析。ASD患者在执行情感面孔匹配任务、观察他人眼睛猜测他人意图任务及句子理解的脑工作机制时,相应脑区的激活明显减低。比如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在学校两年了,仍然不认识一个同学。王海平老师总结说,根据他跟这个群体打交道的经验,大部分ASD患者的病因跟基因和遗传关系更大 。
ASD的分类及类别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根据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五版),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先天所指的早期婴儿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卡纳氏孤独症(Kanner)、高功能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未定义的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瓦解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征。
王海平老师就这些分类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区分:广泛发育障碍患者,具备部分孤独症谱系患者的特点,但又不完全具备或其他特点不典型,这类患者功能相对较好、程度较轻;典型ASD患者,能力一般或较差、生活不能自理;高功能ASD患者,智力范围基本正常,生活可以自理;阿斯伯格患者功能比较好,约占比10%,通常确诊较晚,属于心理治疗师接触较多的一类患者。儿童瓦解障碍患者也属于功能较差的类型,三四岁之后出现功能倒退,干预后效较差;雷特综合征通常只发生在女孩身上,严重时怪异动作较多,患者通常生命较短,一般不会活到成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特征体现在社会交往、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中言语和社交障碍表现突出。患者同时也会缺失心理理论,简单来说,孤独症患者很难分析他人的感受、想法、需要等,从而推测或诠释其行为或说话背后的意思,预测对方下一步的动向或作出对方期待的反应。
ASD的常见共病问题分类及特点
王海平老师说道,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难点就难在共病(指两种疾病共同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家庭努力了十几年都没办法触及到核心障碍的干预上。所以咨询师要了解这些共病的问题,并且也要掌握共病问题和核心障碍之间的治疗顺序。比如占比最高就是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典型表现就是神游,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听课质量等。
王海平老师还指出,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家庭中还存在着多种问题,如:家庭互动系统的问题、家长的心理上的焦虑状态和思路上的选择问题,以及缺乏针对自己孩子清晰的思路和个别化的、具体化的指导等等。这些因素都放大了孩子自身的谱系问题和干预的难度,并逐渐的认为这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并使之合理化——这是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干预失败的主要原因。
最后,王海平老师还介绍了如何从儿童个体、家庭及环境匹配建立儿童ASD咨询中的系统观,并且就参与者在具体咨询场景中的困惑和难点进行了探讨,为本次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王海平老师个人简介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测量师。主要咨询领域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至成年、其他发展障碍及抑郁焦虑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长期从事北京、广东、重庆等一些地区的融合教育骨干教师、住校社工及家长培训工作。出版青少年心理自助丛书《走出孤独》,参与编写《家安心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和心理自助手册》、《资源教师的培养与实践》、《未成年人道德体验例话》。
美 编:杨婉婷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A座510
网 址:http://www.jiayinxinli.com
联系电话:(010)62279199
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
邮 箱:service@jiayin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