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妈妈爱走神
作者:乔瑞峰 大头小寨
Facing your fears
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最近有几位妈妈,都是半年多没联系的,突然又开始和我联系。
有一位妈妈人长得很美,姑娘也很漂亮,大长腿,思想很有深度,每次和她聊天都特别有意思。可是妈妈总说自己愚钝,接不住孩子说话。在咨询的过程中,因为总是妈妈和孩子一起,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孩子认真的跟我探讨一些内心感觉细腻的部分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走神了。
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这样。
为此女儿经常提醒她:妈妈,你要好好听我说话。妈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好呀,好呀。然后下次,又继续走神。
我以为她是在忙工作,想工作的事情,和女儿一起来咨询走神想工作的事情也是挺有趣的,有可能是妈妈心大,或者听过无数次孩子说的话,就是听不懂她的意思?我不知道。
妈妈你心真大,花钱还走神
我和茜贝儿妈妈总有一种彼此懂你的感觉,虽然看起来我们都有点傻呵呵的,其实我们都属于智慧藏得可深的那种类型,大智若愚,大巧不工……(主要是夸茜贝儿妈妈,顺便夸下我自己,要不好多笨蛋真以为我们傻。)
20多天没跟她联系,感觉就跟过了半年一样。一打电话,又是叽叽喳喳一堆,嘿嘿哈哈一片。
茜贝儿妈妈属于典型的做到说不出的类型,我一问她闺女的情况,就想起第一次青岛营见到她闺女主持晚会时的情景。如果说茜贝儿瘦瘦的是个小美女的话,她女儿就是一个大美女,总觉得女儿个子比她高,气势也更强。
可是小美女经常帮大美女扛好多事情。
孩子终于参加完高考了,茜贝儿妈妈又一次做到了放下。为什么是又呢?牵涉到太多人家的隐私就不方便说了,确实不容易。一个多月前我们在深圳一起吃吃了火锅,她们家(包括孩子爸爸)又大大的向前迈进了一步。
真的放下了孩子会感觉到的,听着很神奇,确实就是这样。
当我聊起妈妈听不进去孩子讲话,听不懂孩子讲话的情况的时候,茜贝儿妈妈立刻接了一句,有可能是因为妈妈太委屈了吧,忧心忡忡做了很多事情又不被理解,有点自怨自艾的味道?挺复杂的。
唉?好像是这样的,虽然不知道妈妈走神在想什么,但是因为着急而听不进去孩子讲话的情况确实太多了。
当一个人太着急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充满各种自己的想法,不管孩子说什么都很难共情。更别说孩子不说话的时候去观察他的身体语言,体会他的情绪和感受了。孩子不说话,家长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孩子的表达当作背景,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病症。
孩子一直在表达,家长总是看不懂。
我们很容易被孩子表达的内容所吸引,比如孩子说买东西花钱,我们就很认真的跟孩子探讨买东西花钱的道理;孩子说自残自杀,家长便心惊胆战,六神无主的幻想孩子各种悲惨的结局;有的家长对孩子表达灰色,黑色情绪感受非常的抵触,担心自己孩子看了以后受到更多负面的暗示,可是为什么不是感同身受,被理解,终于有人和我一样呢?
太过担心就是过度焦虑,人一旦过度焦虑就会充满各种执念,这个时候人的感觉是被蒙蔽的,本来想给孩子传递爱和信任,却总表达成控制与否定,能看穿孩子的想法,却看不清孩子的内心,更看不清楚自己的内心。
恐惧像一件应付过度焦虑的外衣,破破烂烂,散发着臭味。我们不忍直视它,就会有更多的执念产生。执念可以让我们不去面对自己真正害怕的东西,因此我们更愿意顺着执念去做一些事情——所谓的引导治疗和学习。这些事情下意识都不会征求孩子同意,孩子一脸懵逼,非常郁闷,家长也很委屈。
着急教育,迫切的想要纠正和引导孩子的偏激的想法;着急治疗,一有变化就觉得不是躁了郁了,要不就是双相,又得加药换药了……当我们把劲儿往孩子身上使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心。
家长该怎么样才能听懂孩子讲话?其实答案全在问题里。听不懂孩子说话是因为下意识的不能面对自己的恐惧,这些恐惧的东西不曾发生,起码现在还没有发生,是因为自己的过度焦虑才想象出来的,我们却信以为真,又不敢去面对。
一个充满了害怕和委屈的家长,很容易变得小心翼翼,感觉自己说啥话也不对。而这,又是很多孩子非常讨厌的一点。
看懂孩子的表达。听懂孩子说话对我来说很简单,但是对有的家长来说,经年累月都难以理解,更别说做到了。
我现在也想开了,家长不理解孩子是常态,很多家长对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只是叶公好龙,想了解却又不愿意去了解。这源于我们习惯粗糙地对待自己的内心,甭管有钱没钱,我们都太忙了。
忙着工作挣钱,都没时间锻炼身体,更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内心。因此才会浮于表面,沉不下心与孩子沟通。
家长着急的寄希望于各种专家和药物,或者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和培训班,这跟饿急了想点外卖是一样的。问题是有几个家长愿意孩子吃外卖?心理健康这事外人包不了圆,甚至都不是主力。
当我们看到孩子满身毛病的时候,不知不觉用很多负面的词汇形容孩子的时候,觉得孩子有各种病症表现的时候,都是我们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比起着急给孩子吃药或者找心理咨询,不如试着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稍微温柔一点对待自己的内心。
比如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清空自己的执念,直面自己的恐惧,试着慢慢静下心来。不管是害怕别人知道孩子生病,还是害怕孩子上不了学,或者害怕孩子真的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试着去看最糟糕的结果,试着体会我们的心情。
实在接受不了也没关系,停下来,做做深呼吸,想办法做一些让自己感觉放松的事情,能够沉浸进去的事情。奖励自己微小的进步,争取做一顿好饭,睡一个好觉,这样就很棒了。
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试着一点一点去直面自己害怕的事情,就跟我们觉得背后有鬼,一点一点回头去看那个鬼一样。
越担心坏事就越有可能发生,越勇敢坏事情就越不会发生。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都是有效果的,被误解了也不必委屈,因为孩子是爱我们的,并且孩子很想表达。只有我们心静了,看清楚了,整个人给孩子的感觉才更加稳定,也更放松。而这样的状态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孩子最需要的。
feel your heart not your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