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四 2021年7月18日下午 15:40-17:10

地点:浔江厅2F

父母与青少年智力观念匹配及学业表现的响应面分析
池培莲 吴清禄 薛展博 刘卓谦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摘要:成长型的智力观念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然而,父母和青少年的智力观念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二元视角,考查父母和青少年的智力观念的匹配与错配及其对其学习成绩、学校参与度和坚毅的影响。研究样本包括226对青少年及父母。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父母和青少年都持智力增长观时,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学校参与度和毅力更高;而当父母与青少年都持智力实体观时,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学校参与度和毅力更低。当父母与青少年的智力观念出现错配时,青少年的智力观念更重要。父母的角色差异体现在对青少年坚毅的影响上,父亲-青少年(N = 98对)和母亲-青少年(N = 137对)之间的区别表明,母亲与青少年的智力观念错配对坚毅影响不显著,父亲与青少年的智力错配对青少年影响显著,较之父亲的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智力观念对坚毅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凸显了父母与青少年的二元视角在研究青少年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角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的独特性。
关键词:智力观念,学业表现,学校参与度,坚毅,二元视角


**偏差同伴对青少年违纪行为的影响:
关系攻击的中介与家庭氛围、家校沟通的调节作用**
宋乙宁 李彩娜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违纪行为的高发期。根据社会互动观,身处不良的同伴团体是导致青少年出现较多攻击、违纪等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偏差同伴的消极行为(如同伴排斥、拒绝等)也会增强个体的关系攻击倾向,使其更易出现逃学、撒谎等违纪行为。发展情境论指出,建立和调整个体与所处情境间的拟合优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体的积极发展。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期最重要的情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校沟通水平应该是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缓和剂。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研究设计,考察偏差同伴与青少年违纪行为间的关系及关系攻击的中介作用,并探讨家庭氛围和家校沟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偏差同伴量表、关系攻击量表、违纪行为量表、家庭氛围量表与家校沟通量表,对4372名中学生(Mage = 14.10 ± 1.59,男生226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1)偏差同伴通过关系攻击的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的违纪行为(indirect effect = 0.10, 95%CI = [0.06, 0.10]);(2)家庭氛围调节青少年偏差同伴通过关系攻击影响违纪行为的后半路径(β = -0.12, 95%CI = [-0.17, -0.07]),即家庭氛围越好,青少年关系攻击对违纪行为的影响越弱;(3)此外,家校沟通能够调节关系攻击与家庭氛围的交互作用(β = -0.07, 95%CI = [-0.11, -0.04]),具体而言,在家校沟通越多,家庭氛围越好的条件下,青少年关系攻击与违纪行为间的正向关联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弱。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对那些因偏差同伴导致关系攻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校沟通在减少其违纪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偏差同伴,违纪行为,关系攻击,家庭氛围,家校沟通


青少年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及家庭干预
沈逸琳 林荣茂 陈艳萍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以往关于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研究主要以变量为中心,容易忽视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异质性。本研究为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对1996名青少年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睡眠质量存在四种潜在类别,即睡眠良好组(64.9%)、日间功能障碍组(25.6%)、睡眠一般组(6.2%)和睡眠不足且低效组(3.3%);睡眠信念、年龄、性别等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类型存在显著影响,推荐的PSQI截断值可以有效地鉴别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类型。从家庭教育视角对青少年睡眠质量进行干预:(1)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家长要给孩子建立舒适的睡眠环境,在孩子睡觉时,要避免将手机放在孩子的卧室,帮助孩子形成定时定点睡觉的良好睡眠习惯;(2)培养恰当的睡眠信念。青少年对自身睡眠质量的错误评估会影响睡眠质量。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并不完全由睡眠时长来决定,家长要帮助孩子打破睡眠的“八小时”定律,培养孩子恰当的睡眠信念。
关键词:睡眠质量,潜在剖面分析,青少年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