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二孩对家庭的影响
分会场四 2021年7月17日下午 15:40-17:10
地点:浔江厅2F
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在同胞出生前后的情绪变化及母亲的重要影响
邓林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使头胎儿童向同胞关系过渡中的情绪变化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头胎儿童向同胞关系过渡中的情绪变化以及母亲情绪、情绪教养方式对头胎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角度出发,对40位二孩家庭的母亲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软件N-vivo、SPSS 22.0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向同胞关系过渡中的头胎儿童既会产生积极情绪变化,同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变化,但消极情绪所占的比例更高;绝大多数母亲在二孩出生后会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不同的母亲情绪会导致母亲采取不同的情绪教养方式,最终影响头胎儿童的情绪适应。基于数据分析,本文初步建构了母亲情绪、母亲情绪教养方式对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中情绪适应的影响模型。
关键词:二孩家庭头胎儿童,同胞出生前后,情绪变化,母亲影响
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的家庭功能和心理行为状况调查
王继堃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二孩家庭中3-6岁头胎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与家庭功能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以全国127个二孩家庭和182个独生子女家庭为被试,采用FAD、BDI和半结构式访谈法,研究了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第二胎出生后家庭内部的变化,包括亲代抑郁程度以及家庭功能等。研究结果表明:(1)与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儿童相比,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儿童会更多地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同时,家庭功能不健康的二孩家庭中3岁头胎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2)功能健康的家庭中亲代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功能不健康的家庭,亲子依恋安全性显著高于功能不健康的家庭;(3)亲代抑郁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二孩家庭中头胎儿童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4)对头胎儿童情绪及其相关行为发展的研究应从系统的视角进行。
关键词:二孩家庭头胎儿童,家庭功能,心理行为状况,亲代抑郁程度
母亲情绪及情感教养方式干预对头胎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
朱亚琳 冯聪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十一学校经开区分校
摘要: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家庭逐渐增多,头胎儿童面临的情绪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帮助头胎儿童更好地调节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母亲自身的情绪、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母亲的情绪及情感教养方式进行干预,探讨其对于头胎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公开招募16个家庭(实验组9个,对照组7个),对实验组的母亲采用团体辅导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做干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量化数据分析,同时对实验组前后的访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结果:(1)在母亲积极情绪、情感教养型得分以及头胎儿童的情绪调节得分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被试有更显著的提升;(2)母亲积极情绪、母亲教导型情感教养方式前测没有差异,后测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从纵向对比看,实验组在干预后,母亲积极情绪增加,教导型情感教养方式得分提高,其他情感教养方式得分降低,头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分提高;而对照组的发展趋势则相反;(4)从质性数据看,母亲的积极情绪增加,消极情绪减少,且更倾向于教导型的情感教养方式,头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所提高。结论:干预实验对母亲的自我情绪管理和对待儿童情绪的教养方式总体有效,且对儿童的情绪调节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母亲情绪及教养方式,头胎儿童,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