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人设反复横跳?|DISC教你如何恢复精力!
作者:家姻心理 家姻心理作者介绍
曹明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本科韩国留学生
想做一个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人鲸鱼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本科生
追求真理,向往真实
今年夏天,“现象级”的传奇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炮而红!
有人评论,《浪姐》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姐姐们的人设会反复横跳。
也许你还记得第一次公演的时候,被全网黑的黄圣依和伊能静吗?
出人意料的是,几期之后依依子变得没那么讨厌,伊能静情商也逐渐上线了。
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名场面——
依依子强势分台词
伊能静否定打压两位妹妹
拜托,黄圣依、伊能静她们可是在娱乐圈打拼这么多年的老将!连这么简单的雷区也不会避吗??
最近几期,依依子没有再对张萌的海豚音指手画脚,伊能静姐姐也情商上线,开始热心安慰大家,发掘其他妹妹们的优点。
伊能静安慰“硬邦邦的”蓝盈莹
怎么,是她们变了吗?
不!!!很有可能是前几期的她们累了!
请注意,当天初评结束是凌晨三点,回去搬行李入住、收拾房间,等睡觉的时候天都快亮了吧!
姐姐们回房间之后甚至还坐在一起吃了个火锅?
请大家回想一下,截止目前,三次公演,七次正片,火药味儿最浓的就是第一次公演之前!姐姐们的性格短板暴露得淋漓尽致!
她们分歌词之前,经历了七八个小时的初评录制,可能只睡了不到五个小时,一醒来就是舟车劳顿,一进排练厅就是通知现场分词当天小考,这谁受得了?
到了录制的后期,姐姐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逐渐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慢慢注意到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情商自然就上来了呀!
1想解决冲突,先补充精力!
众所周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消耗掉大量精力,而当精力不足时情绪也会跟着不稳定,耐心更小,忍受力更低,易燃易爆炸。
此外,人在精力不足的时候,更多会以自我为中心,较少照顾他人的感受,自然容易引发冲突。“疲惫时最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如何解决亲子冲突。
产生冲突,解决冲突,是亡羊补牢;冲突发生前,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
作为家长,试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上了一天班很累,艰难通勤回家,看到孩子没有好好学习,一直拉着你聊天不写作业,你会忍不住大发雷霆?孩子回家垂头丧气,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你跟他/她说话也爱答不理,你会不会心烦意乱气急攻心?
本文将根据DISC理论回答你以下几个问题:
- 哪些场合会让你消耗精力?
- 精力不足的表现和信号有哪些?
- 如何迅速补充精力?
本文进而帮助家长了解分析不同类型孩子在学校的精力现状,举例帮助家长了解具体应该如何调整亲子冲突~
(如果你还不了解孩子和自己的天性,进入家姻心理应激自助平台,首页点击心理测评,选择家长/孩子天性评估量表,测了都说好👍🏻)
2不同类型人高耗电场景&电量不足信号
a) 以任务为中心的人(D或C型)参加与人有关的社交活动;
b) 以人事为中心的人(I或S型)被迫要求完成任务;
c) 慢节奏的人(S或C型)被要求加快速度;
d) 快节奏的人(D或I型)被要求放慢节奏;
总而言之,逆着天性来的事儿都会大量消耗你的精力。电池条一旦亮了红灯,就会出现以下信号:
a) D或I型:没有耐心、大喊大叫
b) S型:一言不发、疲倦、退缩
c) C型:吹毛求疵、钻牛角尖
我们来看文章开头所举的杨雨辰的例子,杨爸爸的反应就可能让孩子感觉到“冷漠”——爸爸并不关心他的难过和委屈,而是以嘲笑和否定的态度,与他的情绪保持距离。
3不同类型的人补充精力的方式
a) D型:体力运动
b) I型:聚会聊天,开party
c) S型:绝对放松,泡澡、钓鱼、和好朋友散步聊天
d) C型:独处,读书,听古典音乐,思考问题
4了解孩子的精力现状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他们精力充沛,往往会表现较好;一旦他们精力不足,就会表现出自我中心,难以应付;
孩子在学校一整天,与许多老师同学有交往,更多时候是坐在课桌前,完成很多事情;如果意识不到孩子需要补充精力,则迟早会发生冲突;
不同类型孩子有如下特点:
- D型:想象一下你家的“哪吒”在学校坐了一天,一定积蓄了很多能量需要燃烧,所以要求D型孩子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 I型:如果“刘星”这样的孩子在学校没能和别人充分交流,那么他/她就会抓住一切和你或其他朋友交流的机会!
- S型和C型:白天在学校与人交流很累,所以需要安静独处来补充精力。
5具体应用
一位C型妈妈日常工作就是和各种人打交道,回家就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呆一会,但是她的两个孩子都是I型,孩子们一踏进家门就开始讲述自己在学校一天的经历,所以妈妈就常常无法控制地情绪失控,对孩子发脾气;
后来妈妈意识到,孩子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听讲,而I型孩子需要在放学后需要找人聊天,给自己充电,但是不妙的是自己属于C型,也需要独处充电;
经过妈妈的调整,现在的情况是:放学后一起吃点点心,聊个二十分钟,之后他们去找小朋友玩,晚饭之前妈妈可以享受独处的时间啦~
总结
一旦明白自己和孩子分别需要什么活动来恢复精力,就可以对养育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当孩子表现出行为问题的时候,先想想她们的精力状况,看她们是否需要一些恢复精力的活动?
但重中之重是——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你的孩子!不要让自己的电池消耗太多能量,这样就没有精力来关注你最关心的人啦!
策 划:方晓义
撰 稿:曹明勋、申净旖
编 辑:申净旖
美 编:罗 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