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

视频简介:
2020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心理层面的影响。面临着延迟考试、开学时间未定、网课适应等一些列的挑战,对毕业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次对内在生命力量重新思考的契机。为了帮助毕业年级的学生尽快调整备考状态,激发心理能量,本节课采用叙事的理念,从生命树的觉察、探索和滋养三个方面,注重活动体验,从而促进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挖掘自身潜力、寻找内外资源,获得积极的生命力量。
教师简介:
杨海荣
广州市心理特约教研员
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
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
广州市第二中学心理学科科组长、高级心理教师

视频简介:
调查结果显示,有98%高三学生在备考期间感到时间不够用。时间是有限资源,不能扩张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备考效率,不能仅仅依靠时间管理,更要做好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备考的基础。
本节课以高三学生为授课对象,以精力管理和冥想训练为基础,从小A的烦恼引入,并从精力管理的角度为提出备考精力提升四妙招助其提升备考状态。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做个“精力派”,高效备考。
本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时间管理or精力管理
2、精力管理金字塔模型
3、做个“精力派”, 备考精力提升四妙招
教师简介:
庄续玲
庄续玲.JPG
广州市优秀教师,
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

视频简介: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本课以高三学生为对象,从学习状态自我觉察入手,以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的三大基本需求为基础,从选择、成就感、归属感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分析目前动力不足的原因,并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信念、目标和关系的觉察,进而学习改变和突破的方法,激发学习动力,重燃学习热情。
教师简介:
吴小琴
吴小琴.jpg
广州市铁一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

视频简介:
调查发现,孤独感是影响高三学生备考状态的重要因素。本课以高三学生为授课对象,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化解备考过程中的群体孤独感。在前期的小调查和导入主题后,用“打造最美群岛”这一投射游戏营造高三学生高竞争、高疏离的现实环境特点,通过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求助”和“为别人提供支持”的探索行动。最后通过活动回归现实,引导学生看到竞争的不同真相,转化竞争思维为共赢思维,共建班级的人际支持氛围。本课介绍的“与限制性想法‘抬杠’”的小技巧活泼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行动欲望,助力他们突破认知藩篱,更好地化解孤独感,心情愉悦地走在备考路上。
教师简介:
崔晓丽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心理教师;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第18届心理学科特约教研员;广州市第三批骨干教师。

视频简介:
疫情和备考的双重压力,让毕业班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本节课有四个部分:热身活动,觉察情绪、三步骤识别需求、双锦囊助力成长。主要从情绪的信号和动机功能出发,帮助学生识别情绪背后的内在需求,探索用成长型思维的方式 看到满足需求的行动路径,进而看到情绪信号中隐含的有效信息,达到与情绪和谐相处,调适情绪的目的。
教师简介:
丁莉
丁莉.jpg
广州市心理特约教研员,广州市心理教研中心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专职心理老师。